400-688-2626

江湖最后大佬的终结 万科被62只基金抛弃揭秘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08-07-26 09:44:18

时过境迁,江湖最后一个大佬最终也还是无法躲过遭人冷遇的命运。   据Wind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第二季度末,持有万科的基金家数由一季度末的134只锐减至72只,二季度与一季度相比,总共有62只基金从万科撤出,同时被基金减持的万科股票

  时过境迁,江湖最后一个大佬最终也还是无法躲过遭人冷遇的命运。

  据Wind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第二季度末,持有万科的基金家数由一季度末的134只锐减至72只,二季度与一季度相比,总共有62只基金从万科撤出,同时被基金减持的万科股票高达3.329亿股。


  早在2008年一季度,以保利地产、招商地产为代表的地产重仓股已经遭到了基金的大幅度减持,而此次基金在二季度再度大规模清仓万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宣告了地产股最后一块堡垒的失守,下半年看空房地产已经成为业内的一致认同的结果。


  压箱底的货清了!


  “这次是把压箱底的货给清了!”


  在谈及二季度基金集体抛售万科时,深圳某基金经理对记者感叹道。


  据上述基金经理表示,从2007年四季度政策调控使得房地产的预期发生变化开始,对于地产类的配置已经是保持谨慎。而2008年一季度时通胀和调控的严峻形势则是强化了地产行业下行的预期,而该基金也从原先的观望转而在事实上抛出地产类股票。但此时,万科仍是作为房地产行业中少数的保留配置品种之一。


  而保留的原因也很简单。该基金经理解释,一来万科一季度的销售状况尚可,同时对于整体经济景气度仍有相当的期望,因此其判断,如果对于地产行业下行的预期有所翻转,那么能起领涨作用的会是万科。


  事实上,将万科作为“保留科目”在当时可以说是相当部分基金的普遍做法。根据Wind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一季度末,持有万科A的基金从2007年四季度的211家下降到了134家,但基金占流通A股比例只是从39.48下降到33.47%。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基金在一季度对与万科同类型的房地产公司大量抛售。


  数据显示,一季度持有保利地产的基金从2007年四季度的118家大幅减少到了28家,机构占流通A股的比例也从64.2%下降到了35.16%;招商地产也从四季度的108家基金持有下降到只有21家,基金占流通A股比例也从74%下降到28.66%。


  但到了二季度,部分坚守的基金终于还是选择完全撒手,远离了包括万科在内的房地产股。事实上,在基金二季报中,就有不少基金就在报告中反思,在二季度没有及时抛售房地产类股票。


  而长期关注万科的资深投资人士刘安民则对本报记者表示,在二季度出现基金较为集中减持万科的迹象,应该是从今年的5月初开始并持续至今。


  据刘安民的观察,在4月25日的印花税行情之前,机构对万科的操作上仍是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机构间是有买有卖;而在印花税行情中,从盘面的成交量上还出现过一段机构增仓的迹象。但从5月5日之后,万科承接的抛压才开始加大,其下行趋势才逐渐明确。


  而恰好这个时段中,因王石(王石博客,王石新闻,王石说吧)的“捐款门”事件沸沸扬扬,当时就已经传出基金因此“愤”而抛售万科。


  对此,上述基金经理对记者表示,“我不清楚别人有什么想法,但我是愿意把这看成是一个巧合。因为卖出万科是行业问题而非企业问题。”


  而对于基金在万科上的一系列操作,刘安民认为,这是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在用价值投资的名义行趋势投资之实,先是从2007年6月开始在20元左右的高位仍在集体推高万科股价后,预支了上市公司2年甚至3年后的业绩,到如今回落到10元以下仍在大肆做空。


  地产界的“范跑跑”


  与其股价相吻合的是,率先在业内提出战略转变的万科,在2008年上半年的销售上呈现了前高后低的态势。


  地产界的资深人士同创卓越房地产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卓文(赵卓文博客,赵卓文新闻,赵卓文说吧)认为,在面临行业调整冲击的时候,万科相对于其他地产企业而言还是相对安全。


  赵卓文对记者说道,“如果从某种角度上来理解的话,万科就是地产界的‘范跑跑’。在楼市开始走下降通道的时候,就已经小步开跑。想当年,涨价也是万科先涨,现在的拐点论也是万科先提,降价也是万科率先实行。”


  在这种情况下,在2008年前3 月,万科项目销售面积累计同比增长82.91%,而全国住宅销售面积则同比下降0.3%,同期保利地产同比增长只有16.5%。


  但企业本身却无法回避行业整体下滑趋势。


  随着5月份楼市旺季不旺,未达预期。而6月份,随着气温升高,楼市再次进入淡季,成交下滑。万科的销售也随之在5月份首次录得单月销售面积5.5%,但销售金额同比仍有13.4%的增长。而6月销售数据显示,该公司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同比全面下降。今年6 月份公司实现销售面积44.8万平方米,销售金额43.7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减少38.0%和22.8%。


  统计显示,在上半年,万科累计实现房屋的销售面积265.8万平米,同比增长15%;实现销售金额241.3亿元,同比增长38.1%。


  而在项目结算方面,光大证券则预计,由于万科在各季度之间平滑了项目结算,但从2007年的情况来看:万科2007年上半年报告的利润是2007年实际数的28%。


  因此光大证券估计,2008年上半年的结算所得的利润也应接近这一水平。因此光大证券预测万科上半年的每股收益为0.21元,同比增长35%左右。


  而在市场的关注的资金链上问题上,分析师对万科判断其仍处于健康状态。


  渤海证券地产分析师周户则对记者表示:“这可以说是万科上半年谨慎扩张的结果。在2008年万科的新增土地有90%以上是通过股权收购或者合作方式获得,这让万科的拿地速度及成本都有所下降,公司资金充裕度也由此得益。”


  根据周户的测算,万科在2008年前6月新增土地的平均地价为2007.83元/平方米,比2007年同期3207.46元/平方米的平均地价下降了37.4%。


  由此周户测算,2007年万科未支付地价款147.9亿元,假定2007年未支付的147.9亿元地价款由万科在2008年上半年全部付清;同时2008年前6月万科承担的新增土地价款为67.82亿元,按照2007年地价款当年的支付比例63.84%来计算的话,则前6月万科承担的新增地价款为43.29亿(67.82*63.84%=43.29)。


  而上述两者相加(147.9+43.29=191.2)则为2008年前6月万科所需全部支付的地价款:191.2亿元。


  而按照万科2008年前6月共241.3亿的销售收入,在支付地价款后,仍将有50亿元可用于公司经营。


  “中场回避”的卖方研究员


  与此同时,鉴于楼市下半年低迷的趋势没有看到有改观的迹象,分析师们对万科的评级也有所下调。


  光大证券的数据显示,在2008年上半年,全国住宅市场出现普遍性的调整,主要城市一手房的成交面积同比下滑幅度在30%-60%之间,平均降幅约为47%。


  而兴业证券地产分析师王嘉(王嘉博客,王嘉新闻,王嘉说吧)则对记者表示,万科在接下来两个月的销售业绩仍呈谨慎态度。因为从整个行业来看,7月销售数据恐怕也不很乐观,而8月可能还有恶化的趋势。


  王嘉认为,若行业维持2008年前6月这种低迷的增长一直到2009年,则因行业集中速度加快和万科较优异的管理能力,预计公司2009年可维持净利润35%增长的底线,这基本是2000-2004年行业平稳增长时公司的利润增速。


  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房地产行业利润结算延迟的特性,2007年已销售未结算的近300万平米的销售面积将构成2008年全年利润主要部分。在此前,分析师们预计这部分将占万科全年利润的50%。


  不过渤海证券周户认为,鉴于下半年整体市场的景气度考虑,2007年结算所得占2008年全年利润比例可能还有所提高。而另一方面,2009年的业绩有可能受2008年销售的影响而前景黯淡。


  在此背景下,那些在往年7月间活跃在基金等大机构间,兜售下半年房地产行业投资策略的卖方研究员,现时却只能无奈地接受市场的颓势和买方机构对行业的悲观判断。


  上海某证券分析员对记者谈及近段时间与基金的沟通情况时表示,基金从整体上持谨慎态度。而据其透露,在沟通时其仍将万科作为龙头推荐,但只建议基金进行和其他地产类股股票一样的“标配以下”的配置。


  深圳某券商首席地产分析师则对记者表示,其实买方机构也都认同房地产股现在从估值上可以说是合理,但由于短期内看不清行业前景,在没有明确的预期支撑的情况下,进行配置没有意义。


  基于此,该分析师更是将万科、保利等地产龙头剔除在推荐之列,只是推荐了苏宁环球、福星股份等受调整影响较小的区域房地产个股,但也只建议基金进行“市场标准配置”。


  而根据华泰证券胡新辉的测算,二季度在房地产业上,基金的配置比例为5.13%,虽然相对于一季度减少了3.55%,但二季度市场行业标准配置比例为4.58%,所以基金对于房地产业的配置属于超配范畴。


  从这方面理解,卖方研究员的建议更像是建议基金:下半年继续“卖出房地产类股票”。


  资深地产人士赵卓文则认为,目前房地产市场下行的趋势已经确定。当然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是个“政策市”,但基于通胀的原因,他认为政策面没有放松的理由,而房地产企业的日子只会越来越艰苦。


  同时他认为,楼市周期要比股市更长,一般将会用到4到5年的时间进行调整,


  而在中国房地产创新大会上,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表示,房地产市场调整刚刚进入中场。


  巴曙松认为,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和股票市场很接近,有一个钟表周期,第一个见顶回落,抢反弹,第二阶段,有点迷茫,怎么又跌下来。第三阶段就是愤怒,怎么不救市,这个时候往往不会去分析经济的基本面变化,行业的基本面变化,期望依靠外在政策力量的救市。第四阶段,就是救市希望破灭,失望,失望之后,最后是绝望。绝望还有一个适应的阶段。


  从这个意义上,中国的股市倒是经历了几次这样的阶段。巴曙松谈及其曾经和一个基金经理聊天,问什么时候才是市场见底的时候。而该基金经理则笑言就是在街上交通无意违章,民警要处分你的时候问你,你是做什么的?告诉他是证券行业时,民警会对你表示同情“这两年你受苦了这次就不处分你了,下次要注意啊”,这个时候可能就是调整比较充分的时候。


  “而整个房地产行业还没有被市场这样同情过吧?”巴曙松说。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告别裸婚时代 昆明小户型公寓圆一个蜗居梦


新浪乐居云南站 2011-06-29 14:39:50

2010花溪之夏 花溪区房地产交易展示会举行


新浪贵州房产 2010-09-20 16:36:03

重庆市内银行对二套房今起认房不认贷


重庆晚报 2010-06-07 15:32:46

昆明廉租房售价尚未确定 6成租户表示想买


云南信息报 2009-07-20 13:31:32

陈广清:楼市春天还有多远?


陈广清的博客 2008-11-19 13:20:53

6月昆明二手房成交量萎缩 均价略降


昆明楼市网 2008-06-30 14:21:34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