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2017年楼市调控导向更加明确 长效机制落地时机成熟

来源:证券日报 2018-01-03 13:59:00

  刚刚过去的2017年,在各项楼市调控重拳之下,房地产市场明显降温。进入2018年,房地产市场又将何去何从呢?对此,《证券日报》记者昨日专访了安居客房产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张波。  《证券日报》记者:2017年以来 ...

  刚刚过去的2017年,在各项楼市调控重拳之下,房地产市场明显降温。进入2018年,房地产市场又将何去何从呢?对此,《证券日报》记者昨日专访了安居客房产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张波。

  《证券日报》记者:2017年以来,楼市调控政策从传统的需求端抑制向供给侧进行转变,并始终坚持因城施策的调控思路。请您评价一下2017年以来的楼市调控效果。

  张波:2017年的楼市调控和以往数次调控相比,目标及政策导向均更加明确,并围绕“真正落实长效机制”这个目标,启动调控组合政策,短期不放松,但更着眼于长远。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建设长效机制、构建房地产阶梯型消费,解决高房价和库存区域间不平衡发展的问题。

  从调控的效果来看,明显呈现出“双降双稳”的局面。其中,“双降”表现在热点城市降温,投资投机需求降温。

  《证券日报》记者: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2018年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和长效机制建设,并强调要“力争取得明显成效”。您认为这里所说的“明显成效”,将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会有什么效果?

  张波:首先,表现在楼市稳定的效果。2017年通过严格调控政策,楼市降温明显,2018年将在此基础上做到热点城市楼市继续降温,并进一步推动房价回归理性。其次,表现在房地产金融政策的效果持续。对于自住需求购房者保证首付和利率的相对稳定,对于投资投机需求加大金融市场的调控力度,通过利率和首付等条件将炒房成本再度提升。最后,表现在租赁市场供应层面。2017年无论是租赁试点城市还是租赁土地供应,都迈出了坚定的步伐,预计在此基础上,将保证租赁土地供应和多主体租赁房源的供应。

  《证券日报》记者:展望2018年,您认为长效机制建设将在哪些方面发力?

  张波:相对于短期调控,长效机制建设更着力于供给端和非需求端,同时兼顾住房的居住属性。总的来看,构建房地产长效机制的核心在于解决“住”的问题,其突破口在于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当然也不局限于住房租赁市场,还可与土地制度、财税制度、金融制度以及房地产行业本身的规章制度建设相结合。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