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三门峡当地接收到这条信息的网友,还是外地看到这则新闻的网友,都不禁会感叹一声:原来曝光老赖信息还可以这么操作?感叹完之后就是佩服与点赞了,这样一项针对“老赖”的“精准曝光”计划,不但让“老赖 ...
不管是三门峡当地接收到这条信息的网友,还是外地看到这则新闻的网友,都不禁会感叹一声:原来曝光老赖信息还可以这么操作?感叹完之后就是佩服与点赞了,这样一项针对“老赖”的“精准曝光”计划,不但让“老赖”们在微信朋友圈无处遁形,而且对当地所有的市民网友,也是一种警醒,毕竟谁都不愿意自己的照片、姓名、工作和家庭住址以及欠款不还的事实,被公之于众,尤其是公之于亲朋好友、单位领导、同事或者是生意伙伴们面前。这不但会大大降低自己的社会评价度,也会给自己的工作、生活和事业带来诸多的不利影响。
而这恰恰是当地法院对“老赖”们在朋友圈进行“精准曝光”的目的所在。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挤压失信者的社会信用生存空间,给他们带来更大的道德和舆论压力,迫使他们在这样的道德与舆论压力之下,能够幡然醒悟,履行自己的法律责任,也承担自己的道德责任。实际上对于河南省三门峡市法院来说,除了通过微信朋友圈推送“老赖广告”之外,还曾经实行过定制“老赖”彩铃、执行悬赏保险等等多项举措,都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而不管是定制“老赖”彩铃、执行悬赏保险,还是最新的在微信朋友圈推送“老赖广告”,这些举措都可以归为对失信者的一种围追堵截,真正实现“一时失信,处处受限”,而最终的目的则是引导诚信、弘扬诚信,建设和打造社会诚信环境,让诚信无处不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失信和诚信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失信的人多了,诚信的人就会少,反过来,讲究诚信的人多了,失信的人就会相对变少。
通过定制彩铃、微信曝光等等手段让老赖无所遁形,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挤压失信者的生存空间,让其得到惩戒,付出代价,然后从失信者变成守信者。守信获益,失信受损,只有当公众认识和接受了这样的价值理念,则社会信用体系才有望建立,则“信用社会”才有望真正来临。而实践也证明,这样的理念和方式,确实是卓有成效的,有“老赖”在定制彩铃的压力之下,很快主动联系法院还款,以便尽快取消“老赖彩铃”。
为此,我们希望全国更多地方的法院,或者是其他政府机构、社会组织,能够像三门峡市法院一样,在社会诚信建设上与时俱进,创造创新,善于使用新的技术手段来惩戒失信、引导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