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国家信息中心: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将有助于分享经济发展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2017-11-10 14:10:16

  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日前发布的《信用助力分享经济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认为,加快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将有助于分享经济的发展,信用正在取代押金,从而提升分享经济的效率和用户体验。 ...

  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日前发布的《信用助力分享经济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认为,加快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将有助于分享经济的发展,信用正在取代押金,从而提升分享经济的效率和用户体验。

  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分享经济的市场交易额约为34520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参与分享经济活动的人数超过6亿,比上年增加约1亿。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信息师、分享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新红表示,分享经济条件下信任形成有三大机制,即市场驱动型信任机制、制度约束型信任机制、市场信任与制度信任两种机制的协同。信用在促进分享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正循环效应、外部效应和乘数效应。

  该《报告》的实证分析经过问卷调查、实践案例和数据分析来完成,共收回问卷44.7万份,随机抽样17.4万份进行了分析。数据显示,72.2%的被访者使用过分享经济服务,使用最多的场景是交通出行(占比62.8%)、生活服务(占比25.6%)和医疗服务(占比15.8%);用户最关心分享平台的三大要素是:个人信息是否安全(占比88.5%)、是否引入第三方征信评分(占比43%)、是否有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占比41.1%);用户最关心分享平台上的物品或服务的三大要素是:质量(占比75.1%)、实用性(占比46.8%)和价格(占比45.3%)。

  《报告》称,70.1%的受访者在使用分享经济服务时遇到过问题,遇到最多的是产品或服务的质量问题(占比43.5%),其次是个人信息被泄露(占比38.4%)。报告认为,分享经济未来发展面临的三大主要问题: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异议无法被处理(占比51.8%)、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完善,对参与主体行为缺少激励和惩戒(占比50.3%)、分享的商品或服务质量难以保证(38.9%)。《报告》得出结论认为,信用在促进分享经济信任过程中,具有正循环机制、外部效应和乘数效应,信用可以推动分享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于凤霞表示,不断完善的社会信用是分享经济崛起的必要基础,也是我国数字经济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分享经济的发展既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将为信用体系建设提供重要的数据、技术等多方面的支撑。可以预期,未来几年我国分享经济发展与国家信用体系建设都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以信用为核心的分享经济发展体系将不断建立和完善。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2.81万失信被执行人 消费行为将受限


西安晚报 2016-07-02 14:41:14

诚信体系建设:惩治失信行为弘扬社会正气


人民法院报 2016-03-16 20:00:39

旅游“白名单”考验国家信用


网络 2015-05-26 08:23:32

网查个人信用记录扩至12省


网络 2014-04-18 10:42:58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