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召开之际,国务院控制金融风险,降低银行杠杆率的效果明显。来自穆迪的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16家银行资产增速降至 4.4%,其中主要是企业应收款项类投资普遍下降。 穆迪高级分析师诸蜀宁表示,银行 ...
“十九大”召开之际,国务院控制金融风险,降低银行杠杆率的效果明显。来自穆迪的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16家银行资产增速降至 4.4%,其中主要是企业应收款项类投资普遍下降。
穆迪高级分析师诸蜀宁表示,银行资产增速下降也证明了监管去杠杆力度。穆迪预测,未来几年中国企业将加大证券化市场融资,相比传统融资模式,这些企业在交易所市场的发行量将持续超过中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发行量。
企业融资转向交易所
事实上,今年上半年中国企业资产证券化发展情况已经在国内证券化市场扮演重要角色。
数据显示,2017 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在交易所市场发行的证券化(ABS)产品规模为2952亿元,超过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1912亿元。两者1000多亿元的差距,意味着在融资需求增加的情况下,银行作为企业主要融资渠道的格局正在发生改变。
“相对于传统融资方式,ABS融资对企业的限制条件较少,如发行规模不受净资产规模40%的限制,募集资金用途也不受限等特点,这进一步增强了企业发行ABS产品的动力”。鹏元评级研究发展部研究员张琦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张琦认为,企业ABS在盘活资产、加快资金回流、改善资产结构、实现轻资产经营等方面的优势是传统融资方式所不具备的,因而能满足发起人的不同需求。
目前,中国证券化交易所市场以企业发行为主,由证监会监管,银行间债券市场的证券化市场由银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监管。交易所市场ABS基础资产包括设备租赁应收款、项目融资出资方的未来现金流等。
2015年以来,国家大力鼓励发展资产证券化这一创新融资途径,比如鼓励发展绿色贷资产证券化、不良资产证券化、消费信贷资产证券化、PPP证券化等,并且将其作为“降杠杆”的方式之一。
张琦分析,借助政策优势,加之发行环境相对宽松,目前企业ABS实行基金业协会事后备案和基础资产“负面清单”管理。
也就是说,只要不是负面清单所列资产均可以进行证券化,这一政策扩大了可证券化基础资产范围。“实行备案制也简化了发行审批过程,发行效率提高。同时,过去两年交易所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也给 ABS创造了一个好的条件”。张琦说。
企业开始更多关注交易所ABS,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银行资产不良率。
穆迪发布报告称,截至上半年末,16 家银行的关注类贷款在总贷款中的占比平均下降 27 个基点至 3.02%,同期新增逾期 90 天以上贷款平均占比为 0.73%,低于上年同期的1.27%,16家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均超过逾期 90 天以上贷款。
PPP与资产证券化结合
“中国企业将更多地通过证券化市场进行融资。”穆迪副总裁李凤雯告诉记者。
李凤雯表示,在目前举行的亚洲证券业与金融市场协会会议上,一些参会的银行家纷纷表示,他们一直投资于企业客户发行的中国证券化产品,因为这类产品可以作为企业实现资产货币化的另一融资平台。
在更多参会人士看来,未来伴随着PPP资产证券化制度的完善和相关支持政策的出台,以PPP项目为代表的基建资产证券化有望进一步提速。
这一结果和鹏元评级最新的报告不谋而合。
鹏元统计显示,目前在上交所和深交所发行的5单PPP资产证券化产品,规模合计为42.39亿元,此外还有两单PPP资产证券化产品处于发行期。
和PPP投资额相比,其资产证券化的规模还将继续扩容。
财政部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7月31日,据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显示,我国采用PPP模式入库项目累计达13599个,入库项目金额达16.48万亿元,涉及能源、交通运输、水利建设、市政工程等多个领域。
鹏元预测,未来10年纳入政府预算管理的优质PPP规模在10万亿元以上,PPP资产证券化也将迎来集中爆发。
今年6月,央行、财政部和证监会联合发布了 PPP 资产证券化项目的筛选标准。政策层面,监管机构已经表态将大力支持PPP基建项目证券化融资的发展。
诸蜀宁认为,政策支持有助于促进基建融资的证券化。“部分基建融资证券化交易仅含单个项目,其融资之路可以把项目作为标的打包成资产包,然后在交易所上市并实现交易”。
据悉,PPP资产证券化途径主要有三种,第一类为债权类项目,以银行为代表的债权人,作为原始权益人将委托贷款债权转让,作为基础资产发行资产支持证券;第二类为收费收益权,项目公司作为原始权益人,将PPP项目的合同债权或者收益权作为基础资产发行资产支持证券;第三类为基础设施类REITs,项目投资人通过私募或公募方式发行公司股份或者信托受益凭证,以筹集资金并投资于符合标准的PPP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