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金融稳定聚焦四大领域 周小川称推动中国监管改革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017-10-17 10:29:00

  2017年10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华盛顿出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年会期间,在G30国际银行业研讨会上就中国经济前景发表演讲。  对于备受关注的中国金融稳定问题,周小川进一步阐释了今年7月的 ...

  2017年10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华盛顿出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年会期间,在G30国际银行业研讨会上就中国经济前景发表演讲。

  对于备受关注的中国金融稳定问题,周小川进一步阐释了今年7月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决定成立的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重点关注的四方面问题:影子银行、资产管理行业、互联网金融、金融控股公司。

  在演讲中,周小川对中国经济、去杠杆、金融稳定、债务以及中国在国际经济治理中所承担的角色等国际关注的热点问题给以解答。

  金融稳定聚焦四大问题

  对于备受关注的中国金融稳定问题,周小川进一步阐释了今年7月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决定成立的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重点关注的四方面问题:影子银行、资产管理行业、互联网金融、金融控股公司。

  一是影子银行。周小川称,事实上我们已于两年前开始着手应对这一问题,目前已取得积极进展,许多影子银行业务已回归银行部门,被纳入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

  二是资产管理行业。这一问题较为复杂,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三家分业监管的机构针对同一资产管理行为可能有不同的监管规定,我们同意金融稳定理事会的相关建议,应理顺和精简对资管行业的监管。

  三是互联网金融。目前许多科技公司开始提供金融产品,有些公司取得了牌照,但有些没有任何牌照却仍然提供信贷和支付服务、出售保险产品,这可能会带来竞争问题和金融稳定风险。

  四是金融控股公司。我们观察到,一些大型私人企业通过并购获得各种金融服务牌照,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金融控股公司,其间可能存在关联交易等违法行为,而我们对这些跨部门交易尚没有相应的监管政策。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深化改革,逐步推动经济去杠杆。同时,加强金融监管协调,推动金融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维护金融稳定。”周小川称。

  重视政府债务风险

  中国的债务问题也是研讨会上一个关注的重点。周小川表示,金融危机以后,中国开始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对危机,所以在2009年后的两年内中国债务占GDP的比重大幅上升,但这是值得的,因为中国经济很快从危机中恢复。现在,中国需要将杠杆率降下来。

  周小川表示,分部门看,政府债务占GDP的比例并不高;居民部门债务占GDP的比例仍然处于低位,但增长较快;主要的问题是企业部门债务占GDP的比例较高。得益于低利率环境,当前偿债率仍较为合理。

  “很多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企业会有这么高的杠杆率,为什么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愿意给企业提供这么多贷款。其中一个原因,也是很多经济学家指出的,中国地方政府通过各种融资平台借款,形成了较多的债务,这在统计上体现为企业部门债务,会导致企业部门债务高估。如果将这部分统计为政府债务,企业部门债务会大幅下降,政府债务相应上升,这种债务结构也更加平衡。因此,看待中国的杠杆率,不仅要看国有企业等企业部门债务和银行信贷问题,还应重视地方政府债务问题,而后者与推动城镇化进程有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四条款磋商团队也向我们提出建议,应认真研究政府间财政关系,改革中央与地方财政收支责任划分。”他说。

  周小川在回答花旗银行前总裁Bill Rhodes提问中表示,关于债务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金融市场会变得更加透明、健康。

  推动中国监管改革

  过去几年来中国经济增速持续放缓,自此前高于10%降至2012年的8%左右以后,继续降至2016年的6.7%。但今年以来经济增长动能有所回升,上半年GDP增速达6.9%,周小川称,“下半年有望实现7%”。

  他并且称,中国经济的各种积极表现,似乎为讨论储备货币体系改革、特别提款权的作用、货币互换机制常态化等问题时推动中国主张提供了一个契机。

  国际货币金融机构官方论坛(OMFIF)主席David Marsh向周小川提问中表示,有人说当前全球存在“领导力真空”,是否认为此时是中国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中增强领导力的时刻?

  针对这一问题,周小川表示,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在国际经济治理中开始发挥一定作用,包括参与储备货币体系改革以及贸易与金融稳定等政策的制定工作。但中国目前仍重点关注解决国内问题,包括如何继续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监管改革等,从而跟上全球发展步伐。

  “很高兴看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这令人鼓舞,也会激励中国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更好发挥人民币作为可自由使用货币的作用。虽然中国更积极地加强了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清算银行以及金融稳定理事会的合作,参与了标准制定工作,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周小川称。

  他说,货币互换是全球金融危机的意外产物。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伊始,由于缺乏硬通货,银行发展代理行关系也面临困难,周边国家提出与中国签署本币互换协议,支持区域贸易发展与便利化。起初是韩国、东盟和中亚一些经济体,后来逐步扩展到世界其他地区,例如阿根廷、乌克兰和埃及等。因此,货币互换机制可以说是金融危机的意外产物。中国支持进一步发展全球安全网,这可能比双边安排更为有效。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