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评论:抓住时机加快汇改 加大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幅

来源: 证券时报 2017-09-13 12:14:00

  近三个月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涨势如虹,从6.8左右的水平连续突破多个重要关口,一路上涨至6.5左右,接近2015年“8·11”汇改时期的汇率水平。当前汇率上涨与贬值预期改善之间不断强化,资本外流形势持续好转 ...

  近三个月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涨势如虹,从6.8左右的水平连续突破多个重要关口,一路上涨至6.5左右,接近2015年“8·11”汇改时期的汇率水平。当前汇率上涨与贬值预期改善之间不断强化,资本外流形势持续好转。市场普遍预计,本月以来,结售汇已由逆差转为顺差,也就是市场结汇的规模大于售汇的规模,反映的则是市场对当前人民币汇率上涨持续看多。

  当市场沉浸在汇率持续上涨、市场预期不断转好的兴奋中时,保持清醒的意识尤为重要。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就呼吁要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尽快完成“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历史任务。

  持有这种观点的人不在少数。当前中国经济向好迹象明显,资本外流趋于稳定,人民币贬值预期基本消失,这些都为下一步汇改提供了扎实的基础。货币当局一直提出要实现汇率的双向波动,其实现的基础就是要让市场供求关系发挥作用,减少“有形之手”的干预。

  不过,尽管汇率短期的变化可由外汇供求关系决定,但供求关系变化的背后也主要受市场预期的支配,而决定市场预期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则是货币当局对汇率的态度。

  近日央行将外汇风险准备金征收比例由原有的20%下调为0,就被市场人士认为是传递了对当前人民币强势行情的立场,希望加大人民币汇率的双向波动。

  2015年出台向金融机构征收20%比例的代客远期售汇风险准备金的直接原因,是因为“8·11”汇改后远期售汇规模急剧增长,对人民币施加了强大的贬值压力。远期售汇是汇率避险的一种工具,但也被看作是做空汇率的利器,对其征收准备金会增加企业使用这种工具的成本,也就能抑制做空力量。

  相反,将外汇风险准备金降为零,就可恢复企业原有使用这种工具的便利性,一旦远期售汇规模增加,其对人民币强势升值就能起到抑制作用。所以,市场普遍认为,央行此次将外汇风险准备金降为零,是在传达这样一个信号:在目前外汇形势持续向好的情况下,货币当局希望借机加快汇改步伐,加大汇率双向波动的频率和幅度。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分类,汇率制度分为三大类:“硬盯住”、“软盯住”和“浮动”。在IMF的近200个成员国中,绝大部分国家包括所有发达国家和重要发展中国家都已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应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尽快完成汇改,实现汇率的自由浮动。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