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央行货政司副司长李斌:M2增速放缓总体上是良性变化

来源: 2017-07-26 21:03:00

  央行公布的金融数据显示,过去的5、6两月,M2(广义货币)增速已经连续两个月在10%以下个位数运行。5月M2增速创历史新低,同比增长9.6%; 6月M2再创新低,同比增长9.4%。  “M2对应着金融机构内部去杠杆的过程 ...

  央行公布的金融数据显示,过去的5、6两月,M2(广义货币)增速已经连续两个月在10%以下个位数运行。5月M2增速创历史新低,同比增长9.6%; 6月M2再创新低,同比增长9.4%。

  “M2对应着金融机构内部去杠杆的过程,如果M2增速慢,同时经济又能保持中高速增长,贷款、社会融资规模保持中高速增长,那么总体上是良性变化,有利于降低全社会的杠杆率。”7月25日,央行货币政策司副司长李斌在“财富管理与发展论坛”上指出。

  李斌指出,从货币创造角度看,目前信用货币主要是现金+存款,主要创造渠道包括,贷款、外汇占款、商业银行购买非银行发行的债券以及不规范的同业业务等。

  “但我们发现,过去一段时间,货币创造渠道在发生变化。前些年货币创造渠道主要是贷款和外汇占款。只要准确预测贷款和外汇占款就能较为准确的预测M2。但从2002年开始,国际收支逐渐平衡,外汇占款对货币创造的影响下降。其他例如同业等渠道对货币创造的影响加强。2013年上半年,通过同业渠道创造的货币约占新增货币20%。”李斌说。

  这一变化背后是中国金融结构的改变。李斌认为,2015年、2016年之后,同业科目创造货币的比重减少,但与此同时,商业银行债券、股权以及其他投资创造的货币增长。2016年,商业银行通过债券投资、股权投资以及其他投资等科目创造的货币超过贷款创造的货币,成为货币创造最主要的渠道。股权投资、债权投资在商业银行表内,但与商业银行表外、同业业务、影子银行高度关联在一起。当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开始实施,监管政策逐步加强,商业银行主动加强内部杠杆管理,控制杠杆过快上升,控制表外影子银行发展,所以M2增速发生了显著下降。

  李斌指出,M2增速下降背后反映了商业银行债券投资、股权投资科目的快速收缩。但与此同时,贷款、社会融资总量仍然保持较快增长,可以看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依然稳固。

  不过,由于同业的变化、债券、股权投资的变化,金融创新的变化,M2可控性、可测性与实体经济关联性下降,对央行而言是一个挑战。

  广义货币M2已经不能反映“钱”的全部规模。根据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联合浙商银行发布《钱去哪儿了:大资管框架下的资金流向和机制》,2009年,中国信用总量还只有M2的88%,而到了2016年,信用总量已经相当于M2的1.2倍。换言之,有20%的“钱”不在M2的统计范围内。

  李斌指出,央行近年来,特别是在金融危机后,根据金融创新发展变化,提出了社会融资规模的概念,用社会融资规模来衡量金融部门对实体经济部门的融资总量。这个指标已经成为货币政策重要指标。同时李斌表示,构建新的能够更全面、准确衡量全社会信用的指标也很有价值。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