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南通警方破获一起由公安部督办的特大仿冒国家机关网站制售假证诈骗案,先后抓获犯罪嫌疑人25名。警方将加紧梳理3.4万余条办假证人员信息,分批转递给各地行业主管部门及用人单位。(7月16日封面新闻) ...
近日,江苏南通警方破获一起由公安部督办的特大仿冒国家机关网站制售假证诈骗案,先后抓获犯罪嫌疑人25名。警方将加紧梳理3.4万余条办假证人员信息,分批转递给各地行业主管部门及用人单位。(7月16日封面新闻)
警方历时9个多月,在破获这起由公安部督办的特大仿冒国家机关网站制售假证诈骗案过程中功不可没。到了收宫阶段,下一步工作如何推进引人深思。
从社会的分工来看,警方破了案,抓获了犯罪嫌疑人,只要移交检察机关并移交相关信息就算尽到了责任。可是,南通警方在接处特大仿冒国家机关网站制售假证诈骗案抓获犯罪嫌疑人后,还将进一步梳理相关办假证人员信息,分批转递给各地行业主管部门及用人单位,这一工作量无疑是很大的。
当今社会,制假、售假、弄虚作假,坑蒙拐骗仍有一定的市场,给社会带来的危害和损失不可低估。南通警方破获的特大仿冒国家机关网站案,犯罪嫌疑人终将受到依法查处。与此同时,千万不可忽略了问题的另一面,即消费假证的人员。
人无信不立,一个巴掌拍不响。制假者固然可憎、应惩,然而,购买假证的人员为制假者提供了市场,与制假者共同构成了利益链,二者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惩处制假者,不可遗漏了购买假证的人员。现在,南通警方将梳理相关办假证人员信息,这同样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
当南通警方梳理相关办假证人员信息工作完成后,还将分批转递给各地行业主管部门及用人单位,这着实让南通警方不堪重负。当南通警方最终完成有关工作后,相关部门和用人单位应该对相关作假人员严肃惩处,该清退的清退,该撤职的撤职,该记过的记过,让这类人员偷鸡不成蚀把米。
制假、售假、弄虚作假是社会的顽疾,严重影响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给公众和社会造成了难以排遣的困扰。制假、售假、弄虚作假之所以难以根治,根本原因在于制假、售假、弄虚作假的成本太低,获益太大,使得一批又一批见钱眼开、见利忘义的人敢于以身试法、以身试德。
鉴于此,社会呼唤建立权威的、统一的法人、个人诚信体系,将这一体系置于一个平台之上,基于此,在国家层面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收集、汇总、梳理社会法人和个人的信用档案,在全国范围内按照一定的程序,实现资源共享,给社会法人和个人提供信用查询,并对社会信用实行监督,将买官卖官、行贿受贿、贪污挪用公款、窜改年龄、伪造学历、走后门就业升学、恶意逃避债务、骗取财政资金、非法集资、电信诈骗、金融欺诈等严重失信个人列为重点监管对象,使这类人一处作假,处处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