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互联网金融平台欲携手征信

来源:互联网 2017-07-07 14:24:08

  日前,在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牵头下,芝麻信用、腾讯征信等个人征信试点机构,以及百度、网易、360等相关机构,欲携手打造个人征信机构“信联”。早走两年半前,央行就印发了《关于做好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通 ...

  日前,在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牵头下,芝麻信用、腾讯征信等个人征信试点机构,以及百度、网易、360等相关机构,欲携手打造个人征信机构“信联”。早走两年半前,央行就印发了《关于做好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通知》,但现在仍没有一家获得个人征信牌照。“信联”的建设被认为是牌照闯关的举措。

  业内人士告诉经济导报记者,此前互联网金融平台对贷款人征信的审查,主要通过贷款人自己出具、央行征信中心提供的信用报告,以及上述个人征信试点机构依据“大数据”提供的信用报告,两类信用报告天然具有隔阂,使得一些人抓住其中的漏洞恶意套取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资金,造成互联网金融的混乱。

  而一旦“信联”打造成功,包括线上信用在内的个人征信数据将会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也有观点认为,征信数据涉及企业利益,“信联”未必能完全打通,“线下良民线上老赖”的现象仍将存在。

  线上老赖大行其道

  经营一家电梯销售公司的张磊(化名)就是一位典型的“线下良民线上老赖”。在得到匿名的允诺后,他对经济导报记者介绍了自己的经历。去年张磊的公司资金链吃紧,虽然他有优良的个人信用记录,但也害怕因公司经营恶化造成还款不及时,继而影响征信乃至影响个人的生活。

  据了解,很多有不良信用记录的个人,都面临着不能乘高铁和飞机、不能申请贷款等惩戒措施。

  有没有一种既能套来现金,又不用担心惩戒的方式呢?“还真有!这套方案是我一个金融公司的朋友策划的,主要是通过优良的个人信用记录,套取互联网金融机构的资金。”张磊说,这被业内人士称为“宰肥羊”。

  之所以被视为“肥羊”,正是因为互联网金融平台无法被纳入征信。张磊介绍说,“当时我朋友带我拿着个人信用记录等资料,同时向十几家互联网金融平台申请贷款。他还提醒,除了个人基本信息外,尽量不要透露工作生活方面的信息,也不要向本地信贷公司借款,因为互金平台很难追查到我,确保金额在3万元以内避免被起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张磊的操作属于典型的恶意多头借贷,这些平台在放款审核上力度不大,一般通过贷款人自己出具、央行征信中心提供的信用报告,以及互联网第三方征信机构依据“大数据”提供的信用报告。一旦被恶意欠款,因放贷额度小往往不会起诉借贷人。

  “最后贷了50多万元。”张磊说。其实这种接近于骗贷的玩法,如果是在线下,将面临非常严厉的处罚。而不甘任人宰割的互金平台,如开鑫金服、宜信等,就欲参与打造文章开头所述的“信联”,一旦闯关成功就有望影响个人征信,从而实现对“线上老赖”的线下惩戒。

  互联网特色的惩戒

  尽管小心翼翼生怕被追查到,但张磊还是体验了一次互联网特色的惩戒措施。

  “申请放款时我嫌麻烦,用了个老手机号,放款后我就把手机号销了。满以为这样就没人骚扰我了,结果没过几天,亲友们纷纷接到‘投诉’我的电话。”业内人士猜测,互联网第三方征信机构所依据的“大数据”,正是申请人个人的网购、水费、话费等可供查询的记录,那么被恶意欠款的互金平台,利用“大数据”顺藤摸瓜通过张磊登记的手机号,找到他常联系的亲友便成为可能。

  被惩戒了一把,张磊有点害怕,“如果我的客户信息被泄露了呢?客户知道我恶意借贷会怎么样?”他坦陈自己在亲友、客户间的信用非常在意。这也为“信联”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也就是说,网上失信很容易被发现,特别是各征信机构联网后,网上网下失信都难逃法网。

  据介绍,“信联”的架构搭建和运行都必须严格遵守央行监管,其筹建是为了解决目前非银领域信贷数据由于分散不集中衍生的诸多问题,定位在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的重要补充。业内人士认为,如果能够将“线上老赖”这样非银领域信贷不良记录纳入央行征信体系,其惩戒也就会从互联网落实到线下。

  利益壁垒待打通

  张磊不看好“信联”的搭建,认为其即便“闯关”成功,非银领域信贷不良记录也难以纳入央行征信体系。“倒不是因为害怕影响征信才这么说的。我从商这么多年,感觉各部门间信息壁垒太坚固了,比方说我曾在一家公司任股东,当我撤资时已经从工商部门办理了变更,几年后我发现税务部门的记录中,我依然是那家公司的股东,这就是因为两个部门间存在信息壁垒。”他据此认为尽管严格遵守央行监管,“信联”与央行间一定也有信息壁垒。

  对于打通部门间的信息壁垒,山东财经大学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导报特约评论员陈华建议进行顶层设计,“目前金融系统有个人记录,公安系统有,税务系统也有,如何将几个不同部门的‘数据库’打通,就需要顶层设计,真正实现共享。”

  不惟“信联”与央行,“信联”内部不同主体间也存在信息壁垒。央行征信管理局局长万存知就曾表示,2015年拟定的8家试点机构,每一家都想追求依托互联网形成自己的业务闭环,造成市场信息链的分割,不利于产品的有效性和信息共享。在谈到“信联”内部壁垒的时候,张磊直言这些壁垒的成因就是利益:“打个比方,阿里的蚂蚁金服会与京东的京东金融互通客户信息吗?”

  经济导报记者检索发现,如北京银行(601169,股吧)与“芝麻信用”签约,近期不少传统商业银行纷纷应用互联网征信。对此,陈华称目前央行征信中心覆盖人群为8亿,其中有5亿只是单纯的身份信息,具征信历史数据记录的仅有3亿,“所以打通部门间的壁垒、跳出平台间的利益,完善征信体系实现信息共享共赢,乃大势所趋。”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8亿人纳入征信体系只是一个开始


网络 2013-12-14 13:25:00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