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遏制楼市“变相加价”有待监管堵漏

来源: 2017-07-07 13:54:25

  据报道,为控制新建商品房均价,部分城市预售项目获批价格较当前市场价偏低,有些开发商通过“装修款”“车位款”等各种名目让购房者补差价。网民表示,在楼市调控不断加码的背景下,一些市场利益主体合谋通过隐 ...

  据报道,为控制新建商品房均价,部分城市预售项目获批价格较当前市场价偏低,有些开发商通过“装修款”“车位款”等各种名目让购房者补差价。网民表示,在楼市调控不断加码的背景下,一些市场利益主体合谋通过隐秘费用变相加价,造成价格信息不真实,建议尽早堵住漏洞,严防调控在落实过程中被打折扣。

  变相加价令房价数据失真

  有网民指出,部分开发商与购房者签订补充协议,购房者须现金补上一部分被政策“压下去”的差价。如此一来,网签数据上显示的价格既不会大涨也不会大跌,始终保持平稳,这让房价信息失去参考意义。房价数据统计失真危害巨大,如果市场数据出现了严重偏差,可能导致决策出现误差。

  “那些高价拿地的项目在现行控房价的政策逻辑下,如果低价入市,有可能亏本,开发商当然心有不甘。让购房者补差价,已经是行业内的普遍现象,一二手房价格倒挂的现象已见怪不怪,未来恐将加重市场的误判。”网民“欧阳捷”说。

  “这部分隐秘费用不会在购房者与开发商的购房合同内显示,中介机构以现金形式交给开发商,但开发商不给中介机构任何凭据,一旦被监管部门发现,所有责任由中介机构承担,开发商可称与其无关。”网民“王迎五”说,“因为开发商逃避监管,通过第三者或者中介机构收取费用,购房者难以获得有效证据,维权也很困难。”

  强化监管防止调控被悬置

  网民认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冲抵了调控效果,建议加强监管,尽早堵住漏洞,确保楼市公开、公平、公正,促进楼市健康稳定地发展,切实实现“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别让调控措施被悬置。

  网民“阳一”认为,针对部分开发商变相抬高房价、捂盘、价外加价等行为,应该逢投诉必查,一核实必惩。持续开展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中介机构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查处捂盘惜售、炒作房价、双份合同等违法违规行为。建议多部门联合起来,对商品住房预销售价格进行监督检查,严格查处各类价格违规行为。

  有网民指出,楼市调控不仅是价格调控,只约束备案价格不能带来市场的健康发展,反而会导致捆绑装修、车位等不规范行为的发生,而且简单的统计数据抑制对市场来说不治标也不治本,限价是楼市调控的一个手段,但肯定不应该是最重要的手段。房地产的调控应该是加法与减法的长效机制调控,增加供应,降低投资投机需求。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保利宁湖壹号今年4月开盘 3月初开放项目样板房


新浪乐居云南站 2012-02-29 17:29:51

同德携手8099999 “我想有个家”活动圆满落幕


新浪乐居云南站 2012-02-29 17:26:30

旅游地产要打特色牌转变模式 成安置业李董专访


新浪乐居云南站 2012-02-29 17:24:03

盛世弘强总价14亿拿下新区K23等三地块


新浪房产 2010-12-29 14:43:31

2009杭州楼市冰与火的两极演绎


杭州日报 2009-12-24 00:34:24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