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李扬:宏观审慎政策应形成合力

来源: 2017-06-21 22:27:00

  在21日“宏观审慎政策:新现象与新发展”金融与发展论坛上,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表示,他更愿意把严监管回归到宏观审慎政策上来。他说,在防风险的大环境下,下一步的问题是要探讨如何形成合力,而且 ...

  在21日“宏观审慎政策:新现象与新发展”金融与发展论坛上,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表示,他更愿意把严监管回归到宏观审慎政策上来。他说,在防风险的大环境下,下一步的问题是要探讨如何形成合力,而且朝着一个方向,如何减少冲突,减少摩擦,减少重复。

  李扬指出,新环境下出现了一些新特征:第一是价格稳定不代表金融稳定。以前的货币政策将物价稳定视作重要的部分,但是物价稳定不能够代表全部,不代表经济稳定,也不代表金融稳定。


  第二,当前在经济中起重要作用的债务、杠杆等等是强烈的顺周期因素。它们是影响经济活动的主要因素,是影响会否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主要因素。因此,监管部门推出的政策基本上管的是债务、杠杆、表外、场外等,这些是关乎债务、杠杆率,而不直接关乎经济增长。

  第三个特点是,金融它本身正反馈作用正在不断地加强。这种加强会使得金融风险更容易跨机构、跨市场地传播。因而,现在的危机或者波动都是全球性的。

  “针对这些新情况,就有了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和逆周期因子调节。”他指出,宏观审慎政策并不是说替代了原先的货币政策,而是在原来的货币政策的基础上又多了一个支柱。“也就是说双支柱中一根支柱是货币政策,一根支柱是宏观审慎政策。货币政策针对经济增长、物价、通货膨胀等等,而宏观审慎管的是负债、杠杆率、脆弱性、逆周期。”

  他指出,宏观审慎在理论探讨上比较早,但是在政策上登上舞台是在这次危机之后。中国宏观审慎政策做得比较早,本世纪初存款准备金采取差别存款准备金政策,就是把审慎的因素引入了货币政策框架。

  “现在大家感觉到冲击很大的政策,实际上是宏观审慎政策。最近几个月集中推出三十多项,银监、证监、保监,财政部最近推出的都是宏观审慎政策。”李扬解释道。

  李扬认为,下一步的问题要探讨如何形成合力,而且朝着一个方向,如何减少冲突,减少摩擦,减少重复,这可能是我们要讨论的。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