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人脸识别”整治闯红灯:一张“诚信罚单”

来源:互联网 2017-06-15 21:42:14

  行人和非机动车扎堆闯红灯是个长期以来困扰交警的难题,也是广受诟病的交通顽疾。由于取证难,交警的管理和处罚无从下手。不过随着人脸面部识别技术的发展,近期山东、江苏一些城市开始在交通路口上启用了人脸识 ...

  行人和非机动车扎堆闯红灯是个长期以来困扰交警的难题,也是广受诟病的交通顽疾。由于取证难,交警的管理和处罚无从下手。不过随着人脸面部识别技术的发展,近期山东、江苏一些城市开始在交通路口上启用了人脸识别系统,针对行人和非机动闯红灯等违规行为进行抓拍,并现场曝光。根据目前效果来看,行人闯红灯现象明显减少了。对于闯红灯者进行公开曝光,这种处罚方式你支持吗?

  这次山东、江苏使用“人脸识别”治理闯红灯行为也不是先例,早在2015年5月起,四川绵阳城区就先行尝试:行人闯红灯被连拍3张照片后,视频及特写照片会自动传至数据库,并在道路两侧显示屏播放;行人在一定时间内连闯红灯20次,将在城区多个显示屏上滚动曝光。一项网上问卷显示,对这种做法持赞成态度者远超反对者。

  行人过马路闯红灯的事情在国内经常发生,根据《交通安全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车辆、行人应当按照交通信号通行;遇有交通警察现场指挥时,应当按照交通警察的指挥通行;在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上,应当在确保安全、畅通的原则下通行。”既然行人闯红灯也是一种违法行为,为何还是会有很多人冒这个风险呢?原因除了在于闯红灯当事人本身法律意识淡薄之外,还在于闯红灯行为违法成本过低、缺乏执法管制等因素。

  短评:一张“诚信罚单”

  闯红灯牵涉着许多问题,有可能是红绿灯设置的时间问题,这个时候其实就是路权之争,是汽车和行人的路权之争,这需要将红绿灯的时间设置更加科学合理。还有就是素质的问题,是某些人的素质太低导致的,如何提高市民的素质需要重新思考,我们在规范交通行为这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就事论事,对于“人脸识别”曝光行人闯红灯行为,在公共场合循环播放被抓拍行人的影像是否侵犯肖像权,这方面的确存在争议。但“人脸识别”整治闯红灯能获得大多数人支持,说明它还能起到不错的效果。小编觉得,行人闯红灯乱象一则表现在公开场合,二则不利于交通安全,就不宜完全套用“肖像权”来逃避。“人脸识别”整治闯红灯更像是一张“诚信罚单”,即便“人脸识别”或许有些沾到侵犯隐私的边,然而放弃或“牺牲”某些个人利益群体利益,而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共利益,这也是非常值得的。(“津云”—北方网编辑包天墅)

  网友热议

  @解忧杂货店:支持,蹦起来支持。

  @恁恒:不支持,很多红绿灯不科学,没车过的时候人行道也是红灯,等到人行道绿灯了,走两步得让右转得车,让了右转得车再走几步又得让左转得车,左转得车让完了,灯已经变红了,卡在路中间特尴尬。尴尬几次之后,就跟着闯没车过得红灯了。

  @你胸大不得了o3o:要脸的人都不会在闯红灯了。

  @你猜你猜你猜201612:行人,非机动车,电动车的违法成本太低,就算创了红灯出现意外,机动车都有一定责任,这就是屡禁不止的原因。

  @彩排中的人生:建议:在行人闯红灯的时候,由路边的扩音器播放短暂的两秒左右的急刹车的声音,然后抓拍闯红灯的人的表情,然后实时投放在屏幕。让他们看看自己的惊魂未定的表情,如果是一部真的车急刹车没刹住,那就是阴阳两隔了。(以上观点仅限网友个人,不代表本网立场)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发改委召开PPP信用体系建设座谈会


鹰眼新闻网 2018-07-03 15:53:46

租房市场的“信用”之战


新北京楼市周刊 2017-11-01 21:07:00

拒缴公积金 企业被列“黑名单”


网络 2014-03-13 23:55:44

国内首台个人信用查询机亮相


网络 2014-02-17 13:47:09

微信官方将建立反欺诈信用体系


西安晚报(西安)  2014-01-06 13:15:03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