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微调 政策未转向但经济下行引顾虑

来源: 2017-05-17 18:37:44

  中国央行最新的货币政策报告和公开市场操作似乎有意向市场传达一个新的信号,在监管政策不断收紧且经济减速的背景下,市场利率已进入央行合意区间,温和推进降杠杆料成主基调,后续政策或许不会轻易雪上加霜。  ...

  中国央行最新的货币政策报告和公开市场操作似乎有意向市场传达一个新的信号,在监管政策不断收紧且经济减速的背景下,市场利率已进入央行合意区间,温和推进降杠杆料成主基调,后续政策或许不会轻易雪上加霜。

  央行自去年三季度开始“锁短放长”,通过拉长注资期限来抬高资金成本,以促使金融机构去除过高的杠杆。然而,今年以来这一局势正在发生变化,7天期逆回购操作占比自2月份的35%,逐渐提升到了4月份的57%,5月份半个月的公开市场操作中,7天期品种的比重更高达近八成。

  “央行并不想过分打压市场和银行体系,而是希望给到市场恰到好处的资金量,使得去杠杆的进程得以持续,”渣打驻香港中国宏观策略主管刘洁接受彭博电话采访时称。

  抵达合意利率水平

  央行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提到,“银行间市场最具代表性的7天回购利率(DR007)总体在2.6-2.9%的区间内运行,个别时点的利率波动也很快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得到修复”。央行关注的7天回购利率(DR007)指银行间市场存款性机构以利率债质押进行的回购融资利率。在2016年1-3季度,该利率波动区间大体在2.2-2.5%之间,后于四季度开始水涨船高。

  明明认为,央行不直接调控DR007,但DR007是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的主要目标,2.6%--2.9%是央行认为合理的区间。“去年8月份的时候,央行没办法加息,所以只能通过‘锁短放长’的方式来变相抬高资金成本,起到去杠杆的目的,”招商银行(20.190, -0.30, -1.46%)驻上海分析师李刘阳接受彭博电话采访时称,逆回购和MLF的利率经过几次上调后,市场利率已经处于较高水平,公开市场继续投放长期限资金的必要性下降。

  央行并在一季度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明确表示,“未来一段时间央行逆回购操作将以7天期为主,当出现临时性、季节性因素扰动时也会择机开展其它期限品种的逆回购操作”;同时强调要“加强金融监管协调,有机衔接监管政策出台的时机和节奏,稳定市场预期,把握好去杠杆和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的平衡”。

  明明也在15日的报告中指出,货币政策报告的表述意味着不愿意看到暴力去杠杆,“在去杠杆背景下,货币政策与监管政策要保持平衡,货币政策不能太紧,监管政策要注意节奏”。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