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新京报:共享单车信用“黑名单”侵犯公民隐私权了吗

来源:新京报 2017-05-17 09:29:32

  据报道,从5月15日起,南京实施共享单车信用共享机制,交警部门与8家共享单车企业建立共享单车用户的信用共享数据,一旦骑车人被列为交通违法失信人员,各共享单车平台均对其停止注册、使用。同时,骑车人的车驾 ...

  据报道,从5月15日起,南京实施共享单车信用共享机制,交警部门与8家共享单车企业建立共享单车用户的信用共享数据,一旦骑车人被列为交通违法失信人员,各共享单车平台均对其停止注册、使用。同时,骑车人的车驾管业务也将停办,并且纳入市民征信系统。前天,南京交警公布了首批20名交通违法失信人员名单。

  我个人觉得,对于这类事情,首先要避免过度扩大隐私权概念。

  共享单车失信,不管是图自己方便停在小区,或者为了下次免费用故意不锁车,或为了自己一个人用把共享单车藏起来、加锁等,都是违背契约、违背公德的。这种发生在公共场所,针对他人财物的行为,不属于隐私范围,是可以被公开批评的。

  其次,这类事件也不应该过度解读成为征信系统的惩罚,而只应该看作企业结成信用联盟保持一致行动。

  一直以来,那些不守规则、违法的使用者使共享单车企业头痛。这些人群中的少数个体,推高了成本,而这些成本最终会转嫁到全体消费者头上。实质上,就变为了“好人”因为“坏人”而多付费。这是不公平的。企业本可以根据使用信息拒绝那些风险较大的客户,但那些不诚信的消费者无非再另外选择一家同样的公司。所以,当企业达成一致行动联盟,共同拒绝违法者的时候,对不诚信、违法行为的制约也就变大了。

  但更重要,也更微妙的是,这类事情,要防止政府相关部门任意扩大自己的权力。所谓任意扩大权力,一方面指惩罚过度,没有法律依据。比如,南京此次共享单车使用人如有交通违法未处理,其车驾管业务都将暂停办理,新车上牌、考驾照等都将受到影响,同时还将纳入市民征信系统。这些措施是否有法律依据,还需谨慎审视。

  任意扩大权力的另一面,则指提供超出法律的保护。共享单车,本质上是租赁关系。共享单车失信行为,发生于共享单车公司与消费者之间,本质上是民事主体之间的行为。共享单车企业在法律上是一家普通的租赁企业,虽然其经营行为发生在公共场所,但也不能称之为公共财产,也不因共享两字沾上特殊的色彩。这就意味着,政府对待共享单车应该像对待私人的自行车、饭店的盒饭、水果摊的水果一样,依法提供同等的保护。

  南京此次实施的措施,是警方向共享单车企业提供违法者信息,本质上这是向全社会公布信息,是合理合法的。共享单车企业,依据这些信息,判断出这些消费者带来的风险较大,所以拒绝他们使用自己的产品,也是合理的经营判断。不过,必须指出的是,假设信息由共享单车企业向警方传递,在并未违法的情况下,警方依据这些信息做出不准考驾照等处罚,肯定是不合理的。

  实际上,不要超过法律的保护,依法获得平等待遇,才是共享单车长远发展的真正保障。这是因为,共享单车在法律上不受特殊对待,意味着共享单车与私人自行车有一样的法律地位,不会因为共享二字享受更多的保护,也同样不因为规模巨大,有共享的称号,就承担额外的义务与责任。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狂欢的“双十一”为何让人忧?


新华网 2018-11-06 16:31:25

斩断那些伸向孩子们的“黑手”


新华网 2018-09-28 16:48:37

食品造假为何屡禁不止?


网络 2015-05-29 00:52:29

企业环境信用评级为何难亮红牌?


中国发展门户网 2014-03-27 11:07:39

谁来为携程信用卡危机买单?


腾讯科技 2014-03-24 08:55:42

个人信用信息未有效保护 谁之过?


河北新闻网 2014-03-10 12:50:00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