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黄文涛:委外收缩是趋势 赎回压力难持久

来源: 2017-04-21 16:47:00

  委外收缩是趋势。4月份银监会监管文件密集出台,对银行理财和同业业务的监管成为近期银行委外赎回的导火线。同业存单快速膨胀支撑了委外和理财大幅扩张,随着监管初步明确了对发行和持有同业存单的计入同业业务 ...

  委外收缩是趋势。4月份银监会监管文件密集出台,对银行理财和同业业务的监管成为近期银行委外赎回的导火线。同业存单快速膨胀支撑了委外和理财大幅扩张,随着监管初步明确了对发行和持有同业存单的计入同业业务以及相应标准,同业存单规模收缩,其对接的委外和同业理财也就面临赎回压力。后续来看,对于监管压力较大的银行,仍然存在主动赎回情况;对于监管压力相对较小的银行,后续也将随着委外到期不再续作,实现委外规模被动缩减。此外,即便监管压力不大,在监管明确收缩委外投资、缩降商业银行投资杠杆的情况下,银行整体委外占比面临进一步调低。

  赎回压力难持久。从当前委外赎回情况来看,部分大行由于委外绝对量较大,主动赎回委外资金响应监管;而部分风格较为激进的银行,则面临监管超标而主动赎回。整体来看,银行对主动赎回委外并未发展成一致行动,当前委外的赎回也主要集中于比较容易赎回的基金,预计大规模赎回潮也不会出现。从银行层面来看,经历去年12月债灾后,银行委外普遍面临浮亏,提前赎回意味着亏损兑现,对银行特别是部分中小行来说是难以接受的。在当前债券市场由于严监管整体受抑制情况下,集中赎回容易形成踩踏,进一步扩大亏损,从监管以及银行自身出发都是不愿意看到的。此外监管层面给予银行自查时间也较为充裕。

  短期冲击未结束,信用债更堪忧。债市方面,短期内银行委外赎回带来债券抛售压力,对债市起到了明显抑制作用。考虑到理财主要配置信用债,理财委外收缩信用债冲击较大,考虑到严监管环境下无风险利率的价值提升,长期来看利率债可能反而受益。目前10年国债和国开债向上突破3.4%和4.1%水平后,已处于配置区间,但短期冲击尚未过去,且随着银行缴税和缴准期到来,资金面趋于紧张,债市后续表现仍然以高位震荡为主。对于可能存在赎回压力的机构,仍然建议保持流动性,而对于负债端比较稳定的机构,则可以适当参与长端配置。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