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移动征信是征信业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

来源:互联网 2017-04-17 10:29:22

  随着技术变迁、智能手机的普及,新一代用户的金融消费诉求发生变化,移动互联网对传统金融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渠道、产品等层面,还体现在移动金融服务上,移动征信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面。  未来,移动征信将成为征 ...

  随着技术变迁、智能手机的普及,新一代用户的金融消费诉求发生变化,移动互联网对传统金融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渠道、产品等层面,还体现在移动金融服务上,移动征信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面。

  未来,移动征信将成为征信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核心因素:移动端对市场行为的主导

  中国移动智能终端市场规模

  根据TalkingData数据,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移动智能终端规模达13.7亿台;而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大陆总人口为13.83亿人,大约人均一台移动智能终端设备。

  市场规模方面:2015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达到3万亿元,增长129.2%,预计2018年有望达到76547亿元。

  网络方面:2G、3G用户加速向4G用户转变,截至2016年12月,4G用户占比近6成。

  社会外部环境的改善

  当前社会外部环境的改善,为金融服务移动化创新提供了便利条件。

  政策方面:央行推出《关于推动移动金融技术创新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挥移动金融的惠民作用;国务院发布《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推进普惠金融发展,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

  消费人群方面: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原住民逐渐成为新一代消费主力,用户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同时,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不断成熟,用户信息获取、消费诉求呈现出更加明显的碎片化、及时性等特征。

  移动征信的特性有哪些?

  一、快捷性。移动征信以手机终端为基础,不受时间、地点、空间的限制,实现3A(即anytime,anywhere,anything)服务,具有便捷、便携和便利的特点。

  二、普惠性。移动征信只需要一部手机,即可完成多维度征信报告的查询工作,降低了人力、物力的投入成本,实现了征信服务的大众化。

  三、创新性。移动征信以全新的互联网思维为核心,推动金融机构加快了经营方式、组织机构、管理模式的创新步伐。

  移动征信的对接技术如何实现?

  用户通过手机查询个人征信报告通常有两种渠道方式:一是APP,二是公众号。

  如果用户通过手机APP查询个人征信报告,首先需要下载APP应用,然后进行注册,登陆后方可查询。各应用平台在信息安全上通常会采取一些技术保障措施,比如:个人上线提交申请后,用户会在24小时内收到应用发送到个人手机上的报告提取验证码,只有本人通过手机输入验证码才能查询报告,以此来确保用户信息的隐私不被泄露。

  这种方式的操作方式有一点繁琐,因为用户必须要下载APP才能查询,而且,这种查询方式对于网贷平台还存在一个隐患:就是用户可以接触到自己的征信报告,网贷平台经用户上传收到征信报告,其安全性会存在多种可能性。

  另一种对接方式是公众号,分为微信公众号和QQ公众号。具体是通过H5链接,链接到公众号,用户只需进入网贷平台公众号即可进行查询,十分便捷。

  “公众号征信解决方案”是立木征信针对网贷机构特别研发的产品,该解决方案具备三大优势:

  1. 无需技术研发。只需一键生成H5链接,将其链接到金融机构的公众号,即可快速全面查询用户征信报告,实现线上风控操作整个流程。

  2. 支持微信、QQ公众号等多种移动接口。

  3. 仅需3分钟即可集齐个人征信资料。最大提升了金融机构与借款人的操作体验及机构的放款速度,大大助推了机构的业务成交。

  值得注意的是,立木征信大数据征信服务在用户查询和报告输出过程中形成一个闭环,杜绝了报告虚假的可能性,确保了用户征信报告的及时性和真实性。

  这一点对网贷平台的风控至关重要。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8亿人纳入征信体系只是一个开始


网络 2013-12-14 13:25:00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