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西奉新县政府被江西宜春中院依法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也就是说,奉新县政府成了俗称的“老赖”。随后,该执行决定书广为流传,引发外界对政府失信问题的广泛关注。这起并不多见的政府失信判决背后,还 ...
日前,江西奉新县政府被江西宜春中院依法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也就是说,奉新县政府成了俗称的“老赖”。随后,该执行决定书广为流传,引发外界对政府失信问题的广泛关注。这起并不多见的政府失信判决背后,还涉及当地金额巨大的民间信贷,以及当地政府所面临的维稳压力。(4月11日 新华网)
古人云:人无信不立、政无信不威。当今社会,诚信已成为文明进步的重要基石。在诚信建设的诸多主体中,政府无疑是最具有风向标意义的一个。奉新县政府因失信成了俗称的“老赖”,在纳入被执行人名单中,感受了一把“网红”滋味,这意味着不仅要承担道义上的责任,更要承受经济上的损失,更重要的是,拿公信力来透支,只能让当地政府的信誉变得一地鸡毛。
据媒体统计,全国有20个市、区县级别的政府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这些政府未履行的义务多种多样,有的是拖欠工程款,有的违法强拆拒不赔付。公权力失信,带来的恶果不只是提高了社会做事成本,还将直接导致官民对立,社会空气暴躁化,百姓难有安全感。此外,还会导致上行下效,形成互相欺骗的社会风气,长此以往,“无信而不立”必然引起对政府的信任危机,导致“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盛行。所以,这样的“网红”不当也罢,进入“黑名单”的政府及部门也尝尽了各种并不好受的“滋味”,只有重建公信力,找回诚信,才能让此滋味淡化。
事实上,一个不诚信的政府后面,必然站着一群“失信”的领导干部。政府失信主要原因在于官员的思想作风不正、党性修养缺失。一个思想认识不到位,“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的官员,他不会换角度站在群众的角度想问题,真心替民众排忧解难,而更多的是我行我束,权力任性。古语讲“己不正,焉能正人”?国家官员干部应该讲诚信,讲道德,讲原则。如果一个国家干部乃至国家政府部门都成为失信的“黑名单”,怎还能得到群众的信任与支持?
对此,上级有关部门要启动问责,对破坏诚信的行为进行追责。对于任何失信者,都应当加大对其失信行为的监督和惩戒力度,使其寸步难行,用硬约束夯实社会诚信的制度基础。同时,要大力支持人民法院高举诚信利剑,用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将其纳入“黑名单”,让失信政府后面的“失信”领导们付出代价,
修复公权力失信的创伤,并无捷径可走,最需要公权力恪守权力美德。只有加大权力的监督,对失信行为出重拳、下猛药,诚信的价值才能重新为任何社会主体所认可和尊重,“诚信中国”也才会离我们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