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房贷款、购车贷款、消费分期,随着这些“负债”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个人”开始接触到“征信记录”。但却很少有人知道“个人征信记录”究竟都包括什么、会对未来的生活产生多大的影响以及如何有效 ...
购房贷款、购车贷款、消费分期,随着这些“负债”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个人”开始接触到“征信记录”。但却很少有人知道“个人征信记录”究竟都包括什么、会对未来的生活产生多大的影响以及如何有效避免“不良记录”的产生。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个人征信记录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不良征信影响广、时间长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除了应用于商业银行贷款、信用卡审批,有些地区还在任职资质审查、员工录用等工作中考察个人征信记录。然而,很多人直到不良征信记录影响到各类业务办理时才知晓它的重要性。
作为信用社会中的一员,我们平时应该如何维护自己良好的信用记录呢?
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六安中心支行了解到,个人一旦产生不良信用信息,在贷款还清、不良行为终止之日起,该不良信息将展示5年之久。而在这5年之内,办理各类贷款甚至升职、调动都会受到影响。市民高女士就是其中之一,她在大学期间办理了一笔助学贷款,每月按时还款。“我2016年回六安买房时,贷款却放不下来,银行说是我在大学的助学贷款有不良信用记录”。原来,高女士一直固定地往还款账户中存钱,用于“分期扣款”,但2012年6月时,她的还款账户余额仅为154.21元,不足每月183.91元的应扣款额。“我当时已经毕业回六安工作了,换了电话银行也联系不上我”高女士告诉记者,直到办理房贷遇阻后,高女士才知道,自己原来已经有了不良信用记录。
人行六安中支征信管理科科长黄静告诉记者,像高女士这样粗心大意产生不良信用信息的市民不在少数,房屋贷款未及时还款、信用卡消费忘记还款,即使事后补交了,即便是逾期几天也会产生不良信用记录,一旦产生就将在个人的信用报告上展示5年。“现在信用卡消费很普遍,很多不良记录都是从这块产生的,我们也提醒广大市民,一定要及时、足额还款,最好开通提醒业务,养成良好用卡习惯。”黄静在采访中表示,另外,不少市民是为了帮亲戚朋友完成任务办理各类信用卡,这类信用卡办理前一定要搞清楚是否收取年费,也可以不激活、不使用,避免产生不良记录。
单日256笔查询人次的最高纪录
记者在人行六安中支征信记录查询窗口看到,前来查询信用记录的人群排着长长的队伍,已经从窗口延伸到了门外。“现在来查询信用报告的市民每年都在大幅增多,尤其是今年3月份,更是创下了单日256笔查询人次的最高纪录。”查询窗口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随着信用查询业务量的不断加大,现场查询窗口的业务办理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巨大的办理需求,为方便市民办理查询业务,人行六安中支于今年2月初专门配备了信用报告自助查询机,市民只要在查询系统中输入相关身份信息就可以很快拿到个人信用报告,大大提高了查询效率。同时,他告诉记者,无法到现场来查询信用记录的市民也可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的个人信用报告查询网址(www.pbccrc.org.cn)进行查询,经过用户注册、用户登录后进行身份验证,并提交查询申请后就可于次日获取信用报告。
“2012年,我们征信窗口每天的信用记录查询业务只有几十笔,去年就激增到了200多笔,全年办理量更是高达33700多笔,逐年增长的业务量直观反映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更凸显出全社会诚信意识的不断加强。”黄静告诉记者,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信用记录在处理社会关系尤其是进行经济行为时的重要性,相关部门也在加大这方面的宣传力度。
“目前,我们已经和六安职业技术学院、皖西学院等高校建立了合作,通过设立征信教育基地、开设征信选修课程和讲座等方式加强对即将走入社会的大学生的征信教育,同时我们还在3·15、6·14等宣传日开展专题征信宣传活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解答等方式帮助公众了解征信的基本概念、信用记录的获取方式以及信息主体的权利义务等相关知识,努力让征信信息和诚信意识不断走进百姓心中。”黄静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