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A股保险板块仅有四家上市公司,但这四巨头却掌控着6万亿保险资金投资大权。他们的风吹草动、“一颦一笑”亦常常伴有很强的示范性,被视为“市场风向标”。 想知道他们今年对A股怎么看、怎么投?作为亲历 ...
虽然A股保险板块仅有四家上市公司,但这四巨头却掌控着6万亿保险资金投资大权。他们的风吹草动、“一颦一笑”亦常常伴有很强的示范性,被视为“市场风向标”。
想知道他们今年对A股怎么看、怎么投?作为亲历保险四巨头业绩说明会、高管专访的证券君,当然责无旁贷地为大家勾勒出这四个巨无霸的2017年投资图谱,从中体味他们的变与不变,以及他们的投资趋同性。
01、他们的投资情绪变了:没那么悲观了,变得谨慎而积极
今年参加保险四巨头的业绩说明会并对高管进行专访后,证券君最大的感受是他们的投资情绪回暖了——不再如去年那般偏悲观,而是谨慎中透着一点乐观。
让我们来看看这些投资掌门人是怎么说的?
中国平安(37.110, 0.10, 0.27%)首席投资官陈德贤:预计2017年“资产荒”状况会有所缓解,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保险资金的投资配置。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复苏状况,各国央行的货币政策,国内经济稳增长、去产能、防风险的进展,汇率的变化等因素,都会影响权益市场的未来走势并带来不确定性,但同时也存在着机遇,我们将会从中积极捕捉机会。今年我们在权益配置上的占比,预计会较2016年稍有提升。
中国太保(27.520, 0.10, 0.36%)旗下太保资管董事长、总经理于业明:考虑到经济呈回暖趋势,今年我们在权益类资产配置上的态度是审慎而又积极的。
新华保险(42.080, -0.11, -0.26%)旗下新华资管总裁李全:我们会关注交易型投资机会,加大长期战略投资,仓位整体会和去年持平。
02、他们具体看好哪些机会、板块和个股
证券君发现,不仅他们的投资理念已普遍由偏悲观转变为谨慎中带着乐观,而且他们在具体看好的市场及板块上也存在一定的趋同性:A股看好高分红、低估值的蓝筹股票,以及新兴行业成长股;同时关注H股的投资机会。
关键词一:高分红、低估值的蓝筹股票
中国平安首席投资官陈德贤:我们总体偏向于高分红、低估值的蓝筹股票,具体在国企改革、一带一路、PPP、产业升级、医疗健康、个人消费等领域积极把握机会。
中国太保旗下太保资管董事长、总经理于业明:我们坚持价值投资、长期投资和稳健投资,重点关注价值股。
新华保险旗下新华资管总裁李全:投资策略以稳健为主,将加大对分红派息较好的股票配置。在投资标的上,我们看中的是大蓝筹,如大型央企和银行。
关键词二:新兴行业成长股
中国平安首席投资官陈德贤:我们同时关注具有良好成长性的股票,积极把握新经济领域的投资机会。
新华保险旗下新华资管总裁李全:我们同时关注医疗和高科技等新兴领域,如看好AI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上市公司。
关键词三:港股市场
中国人寿(25.110, -0.19, -0.75%)副总裁赵立军:目前来看,H股具有价值洼地的作用明显,我们将做一些选择。未来,海外投资是多元化投资的重要渠道。
中国平安首席投资官陈德贤:今年我们会在严格控制风险和满足监管要求的大前提下,保持安全、谨慎的原则,继续关注港股等市场的配置机会。
中国太保旗下太保资管董事长、总经理于业明:我们同时留意香港股票市场的投资机会。
新华保险旗下新华资管总裁李全:今年我们会加大对港股的投资,加大海外投资布局。从投资渠道来看,一是通过新华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进行港股投资,因为新华资管香港主要负责海外权益类投资;二是通过沪港通、深港通,以人民币的形式进行港股投资。
03、他们最担心什么风险?
除了看好的机会、板块和个股,投资者同时关心的是,他们最担心什么风险?
中国平安首席投资官陈德贤:今年保险资金面临的最大挑战,可能是资产波动较大的风险。主要风险点,一是信用风险的暴露仍需防范,二是债市需应对利率风险,三是股市剧烈波动风险仍然存在。至于如何应对?我们过去非常关注信用风险管理,多年前已设立内部信用评级、交易对手评估的体系,未来仍会增强投后管理能力、增大风险检视力度和处置力度,这是应对存量投资信用风险暴露的主要手段。此外,应对增量信用风险,则通过严格投前准入标准,做好风险筛选。
中国太保旗下太保资管董事长、总经理于业明:年初利率水平有很大变化,短端利率上涨较快,长端利率变化不大,所以会比较关注短端利率的增厚,对信用利差会相对控制,今年信用风险可能会更大。
新华保险旗下新华资管总裁李全:今年会严格控制信用风险与市场风险,加强投后管理,做好风险处置预案。
04、险资一季度调研295家上市公司,电子行业最受宠爱
今年以来,在保险投资监管整体趋严的背景下,险资对上市公司的调研热情依然未减。《证券日报》记者统计发现,2017年1月1日-3月31日,险资调研了295家上市公司,次数达751次。从行业来看,电子行业最受险资宠爱,调研次数达128次,另外,传媒、化工、机械设备、计算机和医药生物五大行业也受到险资的格外关注,获险资调研次数均在50次左右。
从险资调研的上市公司来看,利亚德(41.320, 0.36, 0.88%)和宋城演艺(19.560, 0.04, 0.20%)是险资调研次数排名前二的两家上市公司,调研次数分别达18次和17次。另外,安洁科技(48.800, 1.90, 4.05%)、碧水源(17.840, 1.62, 9.99%)、歌尔股份(33.890, -0.15, -0.44%)、一心堂(21.300, 0.18, 0.85%)和中钢国际(24.650, 1.65, 7.17%)5家上市公司均获险资10次以上的调研;云南白药(85.110, -0.01, -0.01%)、海康威视(31.890, -0.01, -0.03%)、中颖电子(39.590, 1.39, 3.64%)、长城影视(12.090, 0.24, 2.03%)、慈文传媒(38.980, 0.27, 0.70%)和中材科技(20.260, 0.66, 3.37%)等27家上市公司均获险资5次以上的调研。
从险资调研上市公司频率来看,中国平安和中国人寿均是调研上市公司的主力军,调研次数均为86次。其中,中国平安调研了鼎龙股份(20.660, 0.04, 0.19%)、华东医药(92.690, 0.04, 0.04%)、索菲亚(68.300, -0.60, -0.87%)、珠海港(7.620, 0.20, 2.70%)、首钢股份(7.840, 0.71, 9.96%)、海利得(20.300, 0.09, 0.45%)、中颖电子等多家上市公司;中国人寿则调研了艾派克(28.250, 0.60, 2.17%)、歌尔股份、当升科技(56.240, 3.19, 6.01%)、丰东股份(37.260, 0.42, 1.14%)、星网宇达(91.820, 3.77, 4.28%)、皖通科技(15.410, 0.09, 0.59%)、亿纬锂能(37.820, 2.09, 5.85%)、鸿利智汇(12.560, 0.11, 0.88%)、汉王科技(25.290, 0.80, 3.27%)等多家上市公司。
除此之外,泰康资产也十分活跃,调研了科大讯飞(36.070, 0.97, 2.76%)、深天马A(17.600, 0.49, 2.86%)、软控股份(10.550, 0.20, 1.93%)、东易日盛(27.170, 1.12, 4.30%)、宋城演艺、中南传媒(17.880, -0.09, -0.50%)、中文传媒(22.890, 0.58, 2.60%)、汇川技术(22.670, 0.72, 3.28%)、信维通信(34.780, 0.43, 1.25%)等多家上市公司,调研次数达6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