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讨债需合法,“雷池”不可越

来源:天天快报 2017-03-28 10:50:54

货币资本是工具,利息过高剥劳动。高利贷款不能催,助纣为虐不道德。金融机构有责任,合法债权利息低。调处催收严守规,法律底线不能逾!  俗话说:“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而如今的社会诚信严重缺失,借钱容易讨 ...


货币资本是工具,利息过高剥劳动。
高利贷款不能催,助纣为虐不道德。
金融机构有责任,合法债权利息低。
调处催收严守规,法律底线不能逾!

  俗话说:“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而如今的社会诚信严重缺失,借钱容易讨债难,欠钱的都是大爷,要钱的都是孙子,这让很多债权人失望透顶,从失望到绝望,漫漫讨债路难免会做出很多过激行为,一不小心最终就会把自己讨进了监狱,得不偿失。

  特别是近几年,民间借贷问题井喷式爆发,越来越多的人走上了讨债路,同时也越来越多的人因“讨债罪” 被关进了铁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作为法律人,在此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进行归纳,总结下讨债过程中人们容易犯的“讨债罪”,以此惊醒世人。别因为自己的一时冲动,自己带来牢狱之灾不说,还毁了自己的子女后代。

  在我国,法律对人的违法行为惩罚措施是很多的,从罚款拘留到无期死刑,根据犯罪情节,对应相对的处罚,在讨债过程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人最容易冲动,俗话说,冲动是魔鬼,这句话很正确,下面先给大家总结下可能的犯罪情形。

一、罚款、拘留

  罚款拘留是一种治安处罚,但是,他虽然不记入档案,对自己还是有影响,况且一不小心,就迈进了犯罪的大门。

  可能被治安处罚的行为

1、讨债时携带枪支、弹药、匕首等国家管制器具;

2、讨债时非法侵入他人住宅、非法限制债务人或他人人身自由;

3、讨债时殴打债务人或其他人;

4、讨债时毁坏债务人或其公司的财物;

5、使用监控器材对债务人实施监控;

6、对债务人公司或住宅喷涂;

7、对债务人或他人进行谩骂、侮辱、恐吓。

  上述行为轻微的就是罚款、治安拘留,一旦情节严重,就可能涉嫌犯罪,带来牢狱之灾,非常严重的,还有可能被判处死刑,剥夺生命。

二、非法拘禁罪

  不还钱就把你关起来,什么时候还钱什么时候放了你!非法拘禁债务人或他人人身自由时间达24小时以上,就有可能构成非法拘禁罪。

  非法拘禁罪是指以拘押、禁闭或者其他强制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犯罪行为。也就是说,你限制了别人的人身自由,就构成非法拘禁。

  我国宪法第3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因此,非法拘禁是一种严重剥夺公民身体自由的行为。

  可见,只有国家权利机关基于一定的条件通过合法手续才能限制一个人的人身自由,其他任何人不论因何种理由都无权限制别人的人身自由,否则就构成非法拘禁罪,对非法拘禁罪,处罚也是很严重的。

  根据刑法第238条第1款、第2款的规定,犯非法拘禁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犯非法拘禁罪致人重伤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

  最高可判十年有期徒刑,可见其严重性。


三、盗窃罪

  不还我钱,我就拿你的东西抵账。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心理,如果你没经过对方同意偷偷拿了,那问题就严重了,有可能构成盗窃罪。

  根据刑法第264条的规定,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

  不问自取即为盗,这是古代的说法,现在也一样实用,虽然欠你钱,但是一码是一码,切记切记。再看看惩罚措施,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最好可判无期。

  欠你钱的人,有值钱东西,可以通过法院先查封,走评估拍卖程序,也可以通过法院协商抵账给你,自己拿走后果是很严重的。

四、抢劫罪

  不还钱,我就硬抢!这是最不理智的行为,这属于暴力犯罪,对方是可以正当防卫的,也就是说,人家可以合法的打你,还不用负法律责任。同时你自己还有可能构成抢劫罪。

  抢劫罪(刑法第263条),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

  抢劫罪是一种暴力犯罪,因为他有可能对人身造成威胁,同时他的犯罪年龄是十四岁以上,也就是说未成年也能犯这个罪,别想着找几个小娃去咋呼下没事,照样关进监狱。还有就是,这个罪的处罚是很严重的,

  抢劫罪,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严重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也就是说,最好能判死刑。

五、放火罪

  你们不还钱,我就和你们同归于尽!放把火把老赖家给烧了,大家都知道水火无情,现在的房子都是连在一块的,一把火说不定能烧点整栋楼,后果有多严重,可想而知。

  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根据本条和第115条的规定,犯放火罪的,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损害极端严重的,处死刑或无期徒刑。“

  所以说,冲动是魔鬼,一定要考虑后果。

六、故意伤害罪

  不给你点颜色看看,看来你是不会还钱!找几个亲戚朋友把对方打一顿,打的轻不解气,打的重了,构成故意伤害罪了都一块进监狱。

  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非法伤害他人身体并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应受刑法处罚的犯罪行为。

  这个犯罪可大可小,就看你把人家打的程度了。
  
(一)犯故意伤害罪,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二)犯故意伤害罪,致人重伤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三)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打架这分寸不好掌握,一个不注意,都把人弄死了,然后打的人抵命不说还的破财。

七、破坏生产经营罪

  对于那种公司企业老赖,因债务纠纷发生争议,原告往往一气之下便以破坏该企业的设备来泄愤,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结果被抓起来了,帐没要来,把自己也搭进去了。

  破坏生产经营罪,是指由于泄愤报复或者其他个人目的,毁坏机器设备、残害耕畜或者以其他方法破坏生产经营的行为。

  这个罪虽然不重,但是很容易犯。

  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堵门可以,千万破坏生产。

八、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罪

  不还钱我就在你家定居了,什么时候还钱我什么时候走。这是人们现在最常用的方法,从道德上来说无可厚非,但是从法律上来说是违法的。

  非法侵入住宅罪,是指违背住宅内成员的意愿或无法律依据,进入公民住宅,或进入公民住宅后经要求退出而拒不退出的行为。

  中国宪法第3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这一规定是刑法第245条之规定的宪法渊源。

  法律渊源:《刑法》第二百四十五条: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
 
  犯本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犯本罪的从重处罚

  去小住可以,千万不能太过分了。

九、敲诈勒索罪

  钱讨不到,便采用胁迫手段强行索要债务人财物。很容易构成敲诈。

  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公私财物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十:故意毁坏财物罪

  不还钱,我就砸你的东西出气!把他家砸个稀巴烂出气,结果气出了,人进去了,钱更不说了。

  故意毁坏财物罪,是指故意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另外,故意毁坏他人财物构成犯罪的,也还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了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并应当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

  总之,讨债时可能需要死缠烂打,软磨硬泡,但务必注意把握好尺度,千万不能侵犯债务人或他人的生命权、健康权、财产权、人身自由,否则要债不成,反倒把自己送进监狱,就得不偿失。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广州:一年逃票3次以上将影响个人信用


广州日报 2015-08-03 10:36:05

我国质量工作将健全黑名单制度


网络 2014-09-18 23:45:12

2014年,谁上了银行黑名单?


网络 2014-05-15 21:59:13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