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各大高校的“ofo共享单车”也走出了校园,出现在了郑州街头。但是日前,多名郑州市民都反映在“借车”时遭遇尴尬:先交一元停车费。(2月16日 澎湃新闻) 在不少的城市,小黄车的身影已穿梭在大街小巷, ...
现在各大高校的“ofo共享单车”也走出了校园,出现在了郑州街头。但是日前,多名郑州市民都反映在“借车”时遭遇尴尬:先交一元停车费。(2月16日 澎湃新闻)
在不少的城市,小黄车的身影已穿梭在大街小巷,本是对新兴的“共享”资源感到高兴,对这种便捷经济、绿色低碳的出行方式点赞。可小黄车们的遭遇却事与愿违,让人不禁感慨:小黄车被“玩坏”了。
不少新闻开始报道,小黄车“共享”变“私享”:被上私家锁,被手撕“身份证”,被人搬进私家车后备箱,被带到小区楼道,被大爷大妈圈地收费,乱扔乱放导致交通堵塞,“缺胳膊少腿”也成了常事,更有甚者换了锁,喷了漆,还安装了菜篮子、儿童座椅,不得不佩服在民间的“高手”。这样可不是1元骑车而是1元购车了。
共享单车的出现本是方便大家出行,可现在想用车时要么找不到车,要么看见车了用不了,小黄车早已一车难求。虽说小黄车二维扫码故障频发,GPS定位时常不准确,运营方监管不到位,售后不给力,但这些就是可以玩坏小黄车的理由吗?答案很明显,不是。从中国大妈的出游到小黄车的伤害,国民的素质再一次被推上风口浪尖,除了我们不停的强调要如何提升国民素质外,监管惩治也必须落实到位。网络实行实名制,二维码为何不行,扫码取车时候后台录入实名,实行谁使用谁负责,车辆GPS实时跟踪,一来保证了用车人在用车时候的安全问题,二来保证了小黄车的责任人问题,将违规操作的人记录到信用档案,恶意破坏的将严惩。
我们的社会在进步,每一天都有新形态的东西面世,而小黄车的出现和遭遇给我们敲了一个警钟,在国民整体素质不均衡的情况下,政府和社会该用怎样的方式让大众去接受使用爱护,作为使用者我们又该以怎样的姿态去学习珍惜。二者若达不到一个平衡,那这样的便民设施再怎样推广都是徒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