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智能制造浪潮来袭 有望在多领域获突破

来源: 2017-01-23 12:30:39

  “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能够推动传统行业从低端加工向高端智能制造发展,进而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一位来自券商研究机构的宏观经济研究员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2016年 ...

  “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能够推动传统行业从低端加工向高端智能制造发展,进而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一位来自券商研究机构的宏观经济研究员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2016年12月份,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联合制定了《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2025年前推进智能制造实施“两步走”战略:一是到2020年,智能制造发展基础和支撑能力明显增强,传统制造业重点领域基本实现数字化制造,有条件、有基础的重点产业智能转型取得明显进展;二是到2025年,智能制造支撑体系基本建立,重点产业初步实现智能转型。这对于推动我国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意义重大。

  中国经济网首席财经评论员温鹏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我国制造业正处于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重要时期,也是制造业投资结构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可以说当前制造业向智能制造方向的转变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制造业有望在转型升级、优化结构的同时,在技术、工艺、质量、智能化等多方面再上新台阶。

  “制造业智能化整体水平的高低是我国迈向制造业强国的重要标志之一。”温鹏春认为,智能制造的突出特点是将信息化、互联网、自动化与智能化实现有机结合,在有效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可以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全面发展与转型升级。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在航空、船舶、机械、电子、轻工、汽车、冶金和化工等诸多领域都具有较强的智能化改造需求,通过对制造业各关联产业链的智能化升级,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提高敏捷制造、精准制造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制造201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在温鹏春看来,智能转型将成为国家层面推动制造业发展转型升级过程中的重要发力点。但在具体落实中,重点产业初步实现智能转型的目标仍然会面临一些挑战,主要表现在不同企业间所存在的较大差别,如部分制造企业依然处于2.0时代,存在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企业自主创新不足、科研投入不够以及人才缺乏等问题。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