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博经济学家陈世渊撰文称,虽然中国采取了措施抑制杠杆、限制抵押贷款,但12月信贷增速仍然强劲。信贷数据高于预期,令人更加担心,去杠杆化仍然是“雷声大雨点小”。2017年,贸易和房产市场均面临风险,如果不 ...
彭博经济学家陈世渊撰文称,虽然中国采取了措施抑制杠杆、限制抵押贷款,但12月信贷增速仍然强劲。信贷数据高于预期,令人更加担心,去杠杆化仍然是“雷声大雨点小”。2017年,贸易和房产市场均面临风险,如果不进行大规模的信贷扩张,预计当前的GDP增速很难维系。
12月份,中国最广义的信贷衡量指标社会融资规模为1.63万亿元人民币(2360亿美元),较11月的1.74万亿元下降,但远高于1.30万亿元的预期。更有助于了解信贷对GDP影响的是信贷余额:12月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上升11.6%,增幅较11月的11.8%有所下降。
彭博经济研究偏好的是社会融资规模加地方政府债务发行量。该数据显示12月信贷同比增长15.4%,略低于11月的15.7%。显示信贷扩张幅度约为GDP的两倍。
中国央行的“国内贷款”系列数据仍然显示增速要高得多——11月同比增长21.2%。这样大幅的增长暗示实体经济的发展仍然与金融行业紧密相关。
中国GDP增速和M2-GDP比例杠杆比例上升增加了金融稳定性风险,而这是政府的第一大担忧。决策者们已将焦点转向了控制金融风险,虽然目前为止效果有限。12月份,央行收紧了银行间流动性,以惩罚在债券市场上承担过高杠杆的投资者。12月中旬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高了降低杠杆比例在各项政策中的重要性。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