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形成5个10万亿级产业

来源: 2016-12-21 11:47:53

  近日,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下称《规划》),其中提到,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生物、绿色低碳、数字创意 ...

  近日,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下称《规划》),其中提到,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生物、绿色低碳、数字创意等5个产值规模10万亿元级的新支柱。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知名制造业企业、国家实验室以及创业公司,解读新兴产业的“中国式追赶”。

  再绘万亿产业规划蓝图

  《规划》认为,未来5到10年,是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从蓄势待发到群体迸发的关键时期。

  在国内新兴产业布局上,从中央到地方纷纷制定政策、成立产业基金,试图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抢占高位。

  比如贵州近年不断推出大数据产业政策,短期内一定程度上给当地带来了产业新气象,吸引了一批公司入黔建设数据中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贵阳采访发现,一些北京、武汉的大数据企业已经开始布局贵阳。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评价当地大数据产业时说,贵州在这里把“无”生了“有”。

  中央层面的新兴产业政策,更是涉及到各个当下热门趋势类产业。按照规划,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2015年,这个比重为8%左右。

  《规划》提出,到2020年,力争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薄弱环节实现系统性突破,总产值规模超过12万亿元。

  其中涉及到一大批跟具体产业相关的项目,包括开展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工作,按需实现光纤入户网络和第四代移动通信(4G)网络向自然村和住户延伸覆盖。

  在硬件基础设施方面,将统筹规划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在全国适宜地区布局;启动集成电路重大生产力布局规划工程;加快先进制造工艺、存储器、特色工艺等生产线建设。

  在发展高端制造方面,文件提到,争取到2020年,高端装备与新材料产业产值规模超过12万亿元。其中包括打造智能制造高端品牌,构建机器人(21.950, 0.05, 0.23%)产业体系等。

  新兴产业的“中国式追赶”

  《规划》提出了完善管理方式、构建产业创新体系、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加大金融财税支持、加强人才培养与激励等6方面政策保障支持措施。

  从产业规划来看,一批数据中心建设的企业、量子信息企业、航空制造、机器人制造企业等将迎来利好。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近日采访国家实验室和相关高端制造业企业发现,目前中国很多制造业企业在机器人、智能制造等领域,还处在追赶阶段;而在信息技术领域的互联网产业方面,中国互联网企业不管是产业规模还是综合实力方面,整体并不落后。

  以机器人为例,中国企业和地方政府,对机器人产业都有极高的热情,但中国本土企业高端品牌机器人供给能力还严重不足,六轴以上工业机器人市场,外国品牌占85%。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即减速器、伺服电机和控制系统“三大件”,占机器人本体价值量的70%,依然还依赖进口。

  一家知名的欧洲机器人企业高管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中国的工业机器人跟欧洲和日本的机器人还有较大的差距。

  中国近年在一些产业追赶迅速,比如在服务器和高端存储方面,中国企业开始在全球占有分量。根据Gartner公布的最新全球服务器市场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的一家国有企业的市场份额,已经位居全球第五名。

  浪潮集团副总裁、高效能服务器和存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胡雷钧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以前我们在成本上跟国外产品相比处于劣势,因为不能自己研发,国外的成本要比我们低,所以打起价格战来打不过人家。他认为,必须要保证技术上有突破性和独特的东西。

  在新兴产业的创新方面,企业研发投入不足一直饱受诟病。胡雷钧说,事实上像华为和浪潮这样的企业,一直重视研发投入,通过过去十几年的积累,已经把它们提高到一个门槛上。

  胡雷钧认为,在未来的五到十年之内,中国能够和美国在大部分方面竞争;但是也不能否认历史欠账,追赶是必经的历史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制造业还是互联网产业,中国企业的成本都在增加,特别是在一线城市,高房价已经成为阻碍创新的重要元素。在近日一场财经论坛上,当当网董事长俞渝还表示,很多员工已经到了买房子生孩子的阶段,但与国企配套落户政策不同,当当没有能力为员工解决此项问题。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多家企业,不管是大互联网公司、小创业公司还是国家实验室,反馈最多的成本问题是高房价和落户问题,难留人才。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