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普华永道:零售企业销售和利润增长逐年下滑

来源: 2016-12-15 21:22:33

  中国零售企业遇到了哪些困境?零售企业的领导者如何优化管理、转变理念?  带着这些问题,12月15日,普华永道发布了2016中国零售企业营运资本管理调研报告。  这份名为《聚焦营运效率,重塑零售价值》的报告 ...

  中国零售企业遇到了哪些困境?零售企业的领导者如何优化管理、转变理念?

  带着这些问题,12月15日,普华永道发布了2016中国零售企业营运资本管理调研报告。

  这份名为《聚焦营运效率,重塑零售价值》的报告以中国内地及香港上市86家零售企业的公开数据为基础,结合了21家中国连锁百强零售企业的调查问卷,由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和普华永道共同完成。

  普华永道在调研中发现,中国零售企业的销售和利润增长逐年下滑。超市的销售增速在单位数的水平;规模较大的大型百货店和综合店甚至出现了收入负增长的情况。零售企业虽然持续通过调整产品组合和业务结构来提升毛利率水平,但是经营费用,特别是房租、人工和水电的逐年提高蚕食了利润空间,导致整体利润率仍旧处于下滑的态势。

  普华永道中国内地及香港零售及消费品行业合伙人余叶嘉莉对此建议:“要实现利润的增长,传统零售企业需要从‘商品组织者’转变为‘商品经营者’。”

  调研还发现,百货店在2013年至2015年期间存货周转天数平均维持在21天左右,超市店维持在50多天,家电专业店在60天左右,而服饰专业店的平均在150天以上。普华永道中国零售及消费品行业主管合伙人王笑就此表示,“需要建立不同品类、维度、层级的需求预测模型,利用信息化的工具实现精准的需求预测和优化管理”。

  中国零售企业通常利用延迟支付采购货款从而降低库存对资金的占用,付款周期长达2-4个月,而美国零售企业的付款周期通常只有1.5个月。

  供应商数量过多,缺乏有效的供应商管理体系来平衡供应风险被认是最重要的原因,此外,不同品类的采购策略不清晰,供应商能力较弱且资金压力大等因素都限制零售商合理定位应付账期进一步优化的空间和机会点,传统的应付管理模式无法支撑高效的营运资本管理和降低企业自身的资金压力。

  普华永道建议零售企业要重视营运资本管理理念与工具,更多关注过程,更多关注现金流以及与现金流相关的业务活动。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