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博时基金魏凤春:物极待反 投资者应以防守为主

来源: 2016-12-13 13:35:49

  上周,海外风险偏好持续强劲。美国市场对特朗普新政预期十分强烈,美股主板指数屡创新高,金融与能源板块表现良好,美债则承受了较大的抛售压力,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已飙升到2.5%左右。本周的较大事件是美联储 ...

  上周,海外风险偏好持续强劲。美国市场对特朗普新政预期十分强烈,美股主板指数屡创新高,金融与能源板块表现良好,美债则承受了较大的抛售压力,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已飙升到2.5%左右。本周的较大事件是美联储12月的议息会议,这次会议大概率将加息25基点,虽然该加息举措不超市场预期,但12月议息会议的焦点问题是未来的加息路径,这方面有超预期的可能,根据FOMC成员此前表露的意见,2017年的加息次数可能达两次以上,显然市场还未做好接受该预期的准备。

  12月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了2017年的经济工作。从会议公报看,这次会议仍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主线,强调“要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并且有新的提法是强调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另一个新提法是“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这两点可能在明年都将有破题性的政策,可能为市场参与者提供想象空间。

  回到国内股票市场,我们认为负面压制性因素可能逐渐成为主导,投资者应考虑以防守为主。主要的影响因素有三:一是监管层对部分保险资金股票投资的监管,这可能放缓险资的举牌节奏,并影响市场做多情绪。二是年底的流动性收紧预期,这可能对债市影响更大。在国内经济企稳、通胀预期及人民币贬值压力之下的货币政策调整,以及年底的流动性紧张共同影响下,债市11月以来明显下跌,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至3.1%附近。三是人民币贬值压力下的资本管制加强,已经影响到国内资本对外收购的规模和速度。

  虽然A股指数空间有限,但是可能存在结构性投资机会。整体看,我们认为消费、周期及金融板块仍好于科技成长,行业选择宜综合考虑行业的景气度与估值水平。上周公布的国内11月CPI上升至2.3%,市场可能对通胀存在预期,这种预期预计将持续到2017年春节前后。11月PPI已经上升至3.3%,这大幅超出了我们的预期,经季节调整后的11月PPI环比增速已经是201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受益于通胀的消费与上游周期行业可能还存在结构性投资机会。

  上周OPEC与非OPEC成员15年来首次达成减产协议,非OPEC产油国同意减产55.8万桶/天。预计该信息对市场的影响不及冻产协议的达成,但短期可能会持续提振市场情绪。虽然油价上行更加受到页岩油复产和淡季来临消费转弱的阻力,但仍是市场短期较为确定的参与主题,受益于油价上行的石油开采与油服行业可以适当关注。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