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这一生产山药饮料的子公司自2014年10月成立以来处于连续亏损状态。截至2015年12月31日,焦作怀牌的营业收入为129万元,净利润亏损260万元;截至2016年9月30日,该公司营业收入为865万元,净利润亏损467万 ...
但是,这一生产山药饮料的子公司自2014年10月成立以来处于连续亏损状态。截至2015年12月31日,焦作怀牌的营业收入为129万元,净利润亏损260万元;截至2016年9月30日,该公司营业收入为865万元,净利润亏损467万元。
当初公司选择怀山药饮料作为“大健康”产业的第一步,是想更方便利用本地药材。但是当时的“美梦”并未实现,而且一部分投资者还认为,公司当时有可能是想借“大健康”概念炒作股价,而并非真心创办实业。当时,太龙药业的“大健康产业”曾引发投资者广泛关注。在2014年度业绩说明会上,太龙药业曾回应,“在大健康产业领域将进行产品和经营模式的创新与尝试。”股价也因此一度上涨。
那么太龙药业的山药汁生意为何没有想象的那么好做呢?曾经的蛋糕被描绘得大而诱人,但在真正要吃的时候却发现无处下嘴。
除了山药汁,2014年,公司还曾想生产钙加锌口服液、五味西洋参颗粒等保健品。
但截至2015年底,这些保健品只有钙加锌口服液成形,却也面临着种类繁多的其他钙加锌口服液竞争,前景并不太明朗。
业内人士称,虽然大健康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但很多药企的商业模式仍未清晰。药企发展大健康产业,试水快消品,有时会很难突破自己的惯性思维。产品上游具有诸多优势如快消品生产车间卫生级别高、原料有优势,但中下游却存在很多“硬伤”,往往缺乏成型的体系,营销团队、客户、渠道也存在短板。
产品结构 调整失策
不仅大健康产业进军遭挫折,其实自2014年来,公司业绩已显露下滑迹象,当年营收12.5亿,同比小幅下滑3.87%。公司解释,是因为下游经销商集中进行认证,药品销售受到一定影响。再加上公司开始压缩低毛利率产品的销量,对部分资质不佳品种低价销售。
不过,调整产品结构的措施起码没有在短期内见效,因为2015年,公司业绩仿佛坐上滑梯,2015年及2016年前三季度营收分别为10.17亿、6.55亿,分别下滑了18.8%、10.2%。净利润更是大幅坠落,2015全年只有440万,下滑91%,2016年前三季已初显亏损迹象,约亏70万,同比下降近130%。
2015年公司究竟发生了什么?
据公司称,2015年国家新版药典出炉,监管力度逐步加强,公司还是像2014年一样继续压缩低毛利产品销量,调整产品结构。 公司主要业务板块有药品制剂与饮片、固体化学制剂、医药商品流通等。
这几个板块收入都下滑严重,药品制剂业务下滑46%,公司称是因为调高了大部分产品的出厂价格,市场接受需要一定的时间,产品发货量减少很多。
而固体化学制剂收入下降77%,公司称也是由于主要产品市场招标价格不断下降,公司开始调控产量。医药商品流通板块则是因监管加强,药品流通业务量减少,代理品种发生变化,同比下降25.6%。
由此看来,公司业绩下滑主要是药品价格调整,以及调整产品结构,将资源集中在优势药品上。截至2016上半年,这几个板块的占比也发生了变化。医药流通业务由2015年的33%缩减为15%,药品制剂与饮片占比进一步提升,由原先的60%左右提到了70%。
但是,一边压缩主营产品,一边又投资发展前景不明、没有经验的各种副业。这未免显得有些矛盾。除了经营不佳的焦化怀牌,记者还注意到,公司在2015年3月还投了8000万建立了一家叫做桦玉实业的子公司,其经营范围是预包装食品的销售,企业管理咨询服务、营销策划等。但是,公司自成立以来未实现任何营业收入,账面为零元,净利润却亏损了352万元。今年7月30日,公司发布公告称,将其全部股权以766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另一大股东众生集团。这些举动被一些投资者认为是“瞎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