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个人公共信用信息社会查询服务”在近日举行的2016信用北京暨(第二届)信用中关村高峰论坛上正式开通亮相。今后,公众可通过“信用北京”网站在线查询自己的信用记录,或在相关的线下服务试点窗口进行查 ...
“北京市个人公共信用信息社会查询服务”在近日举行的2016信用北京暨(第二届)信用中关村高峰论坛上正式开通亮相。今后,公众可通过“信用北京”网站在线查询自己的信用记录,或在相关的线下服务试点窗口进行查询。
据介绍,目前北京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已归集55个部门的7500余万条企业信用信息、19个部门的1.26亿条的个人信用信息、9900余家社团组织的信用信息、1.1万家事业单位的信用信息,并对接了国家平台,实现了京津冀信用信息的互联共享,可向社会提供信用信息的查询公示服务,实现政府部门间信用信息的共享和应用。
北京市信用政策法规制度和标准体系逐步完善,全市统一的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基本建成,统一信用代码制度和双公示制度有效落实,守信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基本建立,中关村和海淀区国家试点示范区的取得显著进展,信用服务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京津冀信用合作积极推进,诚实守信已深入人心。
中关村发展集团董事长许强在论坛上表示,信用体系建设是解决科技企业融资问题的重要基础。高新技术要想对信用体系建设产生实质性作用,还需要企业、政府、金融机构和服务机构等信用信息基础设施的相关主体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以开放共享的理念通力合作,共同推进信用体系的不断完善。
中关村企业信用促进会理事长、北京中关村科技融资担保有限公司董事长段宏伟对信用体系建设2.0模式进行了探索和思考。谈到2.0模式建设目标时,他提出要构建“五个一工程”:一个平台、一个市场、一套服务、一批品牌、一个体系。要实现2.0模式“五个一工程”的目标,需要通过以下几大路径:第一,加强信息的归集整理,提升对商务活动的支撑;第二,供给需求双向发力,提升企业信用变现能力;第三,加强理论研究,围绕应用场景创新服务;第四,开展诚信教育,加大宣传培训力度等。
据悉,本次论坛由中关村企业信用促进会和北京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主办,北京中关村科技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等单位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