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11月29日消息,今日,发改委综合司司长丛亮在相关发布会上发言称,目前,居民消费已从基本消费逐步转变为个性化、多样化的高品质消费阶段。但供给侧结构升级滞后于消费变化,导致当下高品质产品和服 ...
新浪财经讯 11月29日消息,今日,发改委综合司司长丛亮在相关发布会上发言称,目前,居民消费已从基本消费逐步转变为个性化、多样化的高品质消费阶段。但供给侧结构升级滞后于消费变化,导致当下高品质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不足,及消费购买力外流。
针对这一现状,发改委官员表示,未来将对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工程实施范围扩大至日用消费品企业,做到同一条生产线生产,同样的标准管理,生产同样质量的产品。解决消费购买力外流问题,并重塑居民对国内日用消费品信心。
居民消费已进入个性化、多样化的高品质阶段
发改委综合司司长丛亮在发布会上介绍关于进一步扩大消费的政策措施相关情况时表示,“目前,中国已经进入一个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消费拉动经济作用明显增强的重要阶段。”
在这一阶段,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也明显增强。丛亮给出了一组数据,今年前10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同比增长率是10.3%,消费在前三季度的贡献率已达了71%,同比提高了13.3个百分点。
随着消费的不断升级,居民消费也已从基本消费逐步转变为个性化、多样化的高品质消费。丛亮指出,在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领域,居民消费需求正快速增加,其增长潜力也非常大。
但消费升级的过程依然存在问题,丛亮表示,“供给侧结构升级滞后于消费变化,突出表现为高品质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不足,这制约了消费的持续扩大和升级。”
为此,发改委提出进一步提出扩大国内消费特别是新兴服务消费的政策措施,并出台《关于进一步扩大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领域消费的意见》,提出三个方面10大领域35项进一步扩大消费的政策措施,着力推进幸福产业服务消费提质扩容,大力促进传统实物消费扩大升级,并持续优化消费市场环境。
丛亮表示,随着中国增加高品质产品和服务供给所需的政策、物质和技术等条件逐步具备,以及中等收入群体的不断扩大,下一步中国有望迎来消费大潮,并依靠消费助力中国经济发展。
内外销产品同标范围扩至日用品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消费率由降转升,需求结构发生趋势性变化,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不断提高的关键时期。关于消费升级问题,发改委综合司副巡视员赵立东给出了更为详细的解释。
首先,高品质商品消费潜力巨大。赵立东举例,今年前10个月,我国汽车市场SUV销量同比增长45.6%,成为支撑汽车消费的重要力量。这表明,商品消费正经历从有到好的转型,居民对消费品质提出更高要求,更加安全实用,更为舒适美观,更有品位格调的产品市场潜力巨大。
此外,高品质服务消费潜力巨大。赵立东介绍,航空运动、水上运动、山地户外等消费市场规模到2020年将达到9000亿元左右。旅游、文化、体育等服务消费需求也将随之迅速增长。
除高品质商品及服务增长潜力巨大外,农村消费也将进一步升级。“目前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差距达到2.4倍,差距就是潜力。”赵立东介绍,今年前10个月,农村消费增长10.9%,超过城镇0.7个百分点。未来,在农民收入增长持续快于城镇居民的带动下,农村消费增速也将持续快于城镇。
虽然消费增长潜力巨大,但体制机制不健全,政策体系不完善,市场软硬环境不规范等问题也造成了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赵立东认为,针对市场环境不规范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优化消费环境。以消费购买力外流问题为例,《意见》提出,要对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工程实施范围扩大至日用消费品企业,做到同一条生产线生产,同样的标准管理,生产同样质量的产品,以此重塑居民对国内日用消费品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