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记者通过搜索关键词“久愿整形”发现的微博广告添加了一位自称久愿销售的女子,在表达希望进行双眼皮切割以及磨骨后,对方提出让记者前往位于长宁区武夷路100号的伊尔美港华医疗美容医院进行面诊,伊尔美港 ...
随后记者通过搜索关键词“久愿整形”发现的微博广告添加了一位自称久愿销售的女子,在表达希望进行双眼皮切割以及磨骨后,对方提出让记者前往位于长宁区武夷路100号的伊尔美港华医疗美容医院进行面诊,伊尔美港华医疗美容医院有限公司则正是苏宁环球(000718.SZ)最近拟收购的企业。记者在伊尔美和久愿销售人员碰面后,所有的具体事项都是伊尔美工作人员解答,双方看起来也相当熟悉。该久愿销售甚至对记者表示:“港华、伊尔美以及宏瑢培训机构都是久愿旗下公司。”
记者在一个名为“上海久愿微整形医疗美容医院” 的新浪微博页面发现,该微博介绍为:上海久愿正规微整形医院,三甲医院,上海久愿港华权威医生,眼部鼻部,全身塑形微整形注射培训。
不过该微博也没有经过新浪认证。
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很多消费者其实最初都是通过久愿与整形医院进行预约面诊,然后签署贷款协议进行手术的。业内人士猜测:包括前面陆太太的“朋友”,还有李艳最初遇到的“李医生”,很可能都是久愿的基层销售人员。
而在久愿的背后,一条清晰的“套贷”链条也逐渐浮出水面。
根据爆料和记者的了解,目前自称“久愿”的销售人员应该有一百余人,通过层层发展销售下线,在全国多个地区设有代理点。而基层销售人员主要是通过微信、微博以及直播平台等宣传方式,或者驻扎各地的美容机构,推荐久愿的整形效果。一旦有人表达整形意愿,销售人员就会以高额“好处费”(贷款金额的10%~30%不等)诱惑他们签署贷款整形协议。而整形机构则会配合做大贷款金额。因为医疗美容分期属于定向贷款,贷款会直接以手术费名义放给整形机构。而一旦贷款机构将贷款打入医疗美容机构账户,久愿的层层代理就能得到不菲的销售提成,从而完成套现。贪图小利的整形者,则将承担高昂的还贷压力。
伊尔美业绩快速增长
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这一风波中的伊尔美正处于被上市公司苏宁环球收购的关键阶段。公开资料显示,苏宁环球于今年7月份发布了收购伊尔美的预案,拟以10.80元/股的发行价格向樟树市伊尔美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9719626股,同时向樟树市伊尔美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和樟树市港华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合计支付现金10400万元,收购其持有的伊尔美80%的股权(即其中40%股权由上市公司以发行股份的方式支付,另40%的股权以现金支付)。高价收购的同时,双方也签署了相应的对赌条款。
预案显示,伊尔美港华承诺2016年经审计的税后净利润不低于2300万元;2017年经审计的税后净利润不低于2760万元;2018年经审计的税后净利润不低于3000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2014~2015年,伊尔美的净利润均呈大幅亏损状态,两年净利润分别为-1089万元和-1043万元。对于亏损原因,苏宁环球在预案中解释为“原实际控制人北京伊美尔经营不善所致”。
不过,伊尔美今年的经营状况却发生了根本改观,今年1~5月份,伊尔美的营收和净利润分别达到3810万元和850万元。对于业绩变化的原因,伊尔美做出了四点解释,主要是因为2016年1月伊尔美公司从医院定位、经营模式、业务方向、营销创新等方面进行了相应调整,增强了标的公司的盈利能力;伊尔美制定了行之有效的营销方法,与专业的医美营销推广团队合作,大幅提升入店客流量、就诊量;2016年标的公司调整业务结构,将业务重点从非手术类项目(以注射类业务为主)转移到手术类项目(美容外科);技术和服务质量提升带来的人均消费单价增长。
但据一位医疗美容行业人士猜测,伊尔美高速增长的业绩,绝大部分来自随意增添项目、过度营销以及虚高的“套贷”,这部分急速虚增的业绩,或许与苏宁环球的对赌压力有关。
伊尔美到底与“久愿”是什么关系?这些所谓的销售员属于哪个公司?本报记者将进一步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