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专家:为稳增长3%赤字率该破就破

来源: 2016-11-25 13:27:15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在货币政策对于提振经济效果不彰时,财政政策在稳增长中的作用更加凸显。而作为财政政策风向标的财政赤字率,越来越受关注。  11月2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称, ...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在货币政策对于提振经济效果不彰时,财政政策在稳增长中的作用更加凸显。而作为财政政策风向标的财政赤字率,越来越受关注。

  11月2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称,今年中国的财政赤字率名义上是3%,这只是一个预算赤字,决算时将突破3%。实际上,自年初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我国财政赤字率和政府负债率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相对较低,今年财政赤字3%虽创历史新高,但不必担心,业界围绕赤字率与财政政策的讨论此起彼伏。

  之所以对于财政政策如此看重,主要基于两大因素。

  一方面,从上一轮经济危机至今近十年来看,货币政策在各国提振经济使用中最为频繁。从美国的三轮QE(量化宽松),到欧洲央行和日本安倍经济学的负利率,再到中国近年来不断降息和信贷数据高速增长。

  不过,2015年后全球央行的货币宽松马力均有所减弱,这并非因为各国经济已完全复苏,而是长期过度承压的货币政策已近乎“黔驴技穷”。无论是日本还是美国,“流动性陷阱”似乎成了“通病”——无论如何释放流动性,都无法进一步刺激企业的投资意愿、提升通胀。中国亦不例外,因为央行多次提出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另一方面,中国的财政政策还有较大空间。当前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此前公布的“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GDP到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也要翻一番。今年前三季度,GDP增速均为6.7%,可以说,能否达到“十三五”规划所设目标,财政政策被寄予厚望。

  利用财政政策助力稳增长,重点自然在调整预算和税收制度改革。

  首先,可适度扩大财政赤字,加强对国民经济关键部门以及民生短板的投入。如此前较长时间存在“欠账”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居民出于对未来预期的考虑,往往不敢消费,导致收入中“预防性储蓄”占比过高。因此,应加大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等民生领域的投入,释放居民消费、投资等内生经济增长动力。

  同时,发挥PPP(公共私营合作制)模式撬动宽财政的支点作用,利用PPP拉动基建投资,刺激民间投资。从行业看,目前PPP项目主要分布在能源、交通、水利、环保、农业、医疗、养老以及政府基础设施等领域,对于稳增长作用不言而喻。

  其次,继续推行减税降费,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今年5月开始,营改增试点全面推开,据测算年内减税预计达到5000亿元之多。然而不少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虽然或多或少享受到减税降费政策红利,但在企业利润下滑的背景下税负仍重,更期待能够降低增值税和所得税税率,以提高减税获得感。

  此外,对于民众而言,个税改革已迫在眉睫,当前个税已变异为“工薪税”,不仅未能发挥调节收入分配左右,抑制消费的负面效应还日渐显现。

  总之,财政政策能够在稳增长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对于当前的中国经济,不仅需要适当扩大公共投资,通过财政政策、政府投资来引导资金的使用,配合货币政策更好地发挥作用;还需要积极推进税制改革,为企业减负和刺激居民消费。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