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包头市发改委、市工商局等43个部门联合下发的《包头市失信企业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的各项联合惩戒措施,今后,对于被工商部门列入企业经营异常或严重违法企业名单的、被税务部门列入重大税收违法 ...
根据包头市发改委、市工商局等43个部门联合下发的《包头市失信企业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的各项联合惩戒措施,今后,对于被工商部门列入企业经营异常或严重违法企业名单的、被税务部门列入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名单的、被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列入企业安全生产“黑名单”的、被法院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被检察院列入行贿犯罪档案的、被其他政府部门列入失信名单的主体,将面临“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生存、发展困境。
作为市场监管的“主力军”,包头市工商局目前正在积极推进这样一个以信息归纳共享为基础、以信息公示为手段、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联合惩戒”信用监管模式,为包头全面建成更高质量小康社会搭建起一个规范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秩序新平台。
信息共享·让失信无处遁形
今年11月底前,包头市政府部门涉企信息要实现100%归集和公示。按照国办印发了《关于政府部门涉企信息统一归集公示工作实施方案的复函》,明确规定各相关部门要按照“谁产生、谁提供、谁负责”的原则,全市各地区、各部门涉企信息,在信息产生20个工作日内记于相应企业名下并依法公示,确保2016年底前实现各级政府部门涉企信息统一归集公示。这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前提和基础,已列为国务院、自治区政府督查事项。
2016年底前,包头市各政府部门要建立联合惩戒机制。要认真贯彻国家发改委、工商总局等38个部门联合签署的《关于印发失信企业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和此次会议上印发的《跨部门联动惩戒实施办法》,加大对违法市场主体行政处罚和信用约束力度,实施跨部门联合惩戒违法失信市场主体,真正形成“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格局。
创新监管·明年实现全覆盖
探索改进监管方式,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国务院、自治区政府明确要求,今年县级以上政府和各职能部门都要制定出“一单、两库、一细则”,即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检查对象名录库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以及随机抽查工作细则,随机抽查事项要达到本部门监管执法事项七成以上、其他行政执法事项五成以上,2017年将实现全覆盖。
目前,包头市工商局本级已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据了解,包头市其他相关部门也在同步开展此项工作。按照《包头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广随机抽查规范事中事后监管工作方案》的要求,包头市将积极主动,协同相关部门推动政府部门按照“问题导向、分类监管”原则,将于今年12月中旬前开展一次全市跨部门联合检查,为推动跨部门、跨专业综合执法,形成监管和执法合力奠定基础。
互联互通·法治、网络赢民心
商事制度改革后,大量市场主体涌现,有照无证现象较为突出。市工商局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切实推进事中事后监管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开展无证无照经营行为查处工作,防止“监管真空”的出现。
在新形势下,市工商局摒弃按部就班、循序渐进的传统理念和方式,大胆结合“互联网+”思维。基于市工商局现有的信息资源,在自治区工商局的支持下,包头市正在积极建设和完善“一个中心、两个平台”,搭建面向全社会的包头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平台和建设面向行政部门的包头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协同监管系统平台。通过横向的互联网和纵向的工商业务专网的互联互通,为全市联网单位提供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平台,将行政许可信息、行政处罚信息和获得荣誉信息归集于市场主体名下,提供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和协同监管的信息化支撑。
在协同监管的同时,市工商局还致力于保障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规范作用、行业组织的自律作用、舆论和社会公众的监督作用,实现社会共同治理,推动市场主体自我约束、诚信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