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刻不容缓。近日,市规土委称,拟将发布房地产行业“诚信清单”,规范行业从业行为,细化行政监管节点,将房地产行政管理“监管清单”与行业“自律清单”相结合。据了解 ...
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刻不容缓。近日,市规土委称,拟将发布房地产行业“诚信清单”,规范行业从业行为,细化行政监管节点,将房地产行政管理“监管清单”与行业“自律清单”相结合。据了解,“诚信清单”是房地产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针对房地产相关行业(开发、经纪、估价)的企业经营行为和从业人员执业行为,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自律规范建立起来的一套监管指标。
建立房地产市场监管机制
随着近年来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我市房地产行业规模快速壮大,企业及相关从业人员数量急剧增加。截至2014年底,全市具有资质的开发企业820家,房地产开发投资年度完成额逾千亿元,从业人员近3万人。房地产行业特别是经纪行业进入门槛低,人员流动性大,行业整体偏“轻资产”特性,因此市场违法违规和失信现象较为严重。
如此规模庞大的房地产行业市场,单凭政府部门难以实现有效管理,与此同时,行业协会自律组织能力有限,惩戒失信“抓手无力”,震慑效果不足。且现有管理多为“运动式”的检查,尚未建立系统可持续的监管机制。因此,亟需建立系统可持续的监管机制,开展诚信清单管理,对企业和从业人员进行分类,抓住管理的重点,从而提高行业管理的效率。
近年来,房地产业处与评估中心、信息中心等部门一直致力于全市房地产行业“诚信清单”以及行业诚信体系的建设工作。该项工作已在委改革领导小组2015年第一次工作会议上专题汇报,于2015年6月2日经委业务会议审议通过并在2015年第19次主任办公会议上通报。加快以“诚信清单”为基础的房地产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是市规划国土委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践行国务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的重要举措,也是切实解决该委市场监管难题的积极尝试和有益探索。
让失信者“寸步难行”
据了解,从2014年6月份开始,房地产业处会同评估中心、信息中心以及房地产行业协会等多次研究讨论,并先后走访了深圳海关、人民银行深圳支行等四个部门,形成了“诚信清单”初稿。“诚信清单”的内容都来自于相应的法律法规条款或行业自律规范,分为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两类,涉及房地产开发、经纪、评估行业的企业共计6套清单,其中正面清单99条,负面清单201条。
“诚信清单”在房地产行业诚信体系中的应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规土委内部各业务部门以“诚信清单”为基础开展房地产行业的日常监管工作,将已生效的违规处理或行政处罚决定与“诚信清单”相应条款对号入座,生成“诚信信息”;二是以“诚信清单”为基础制定“评价规则”,将“诚信信息”所涉及企业或个人行为按照其社会贡献或社会危害性程度大小分为A、B、C、D四个类别,相应增加或扣减企业和个人的诚信分值,并根据企业和个人的得分情况确定其诚信状态。
市规土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各管理局房产科负责将房地产市场管理方面的诚信信息录入房地产市场监管系统,并通过该系统完成诚信信息的采集和归入工作,根据各房地产企业的诚信状态实施分类监管,减少对诚信企业的日常监管频次,加强对预警和失信企业的日常监管力度。对诚信企业在用地审批、资质审核等方面予以优先办理,加快办理时间,开通“绿色通道”等,对失信企业在不加重行政处罚的前提下在土地招拍挂、城市更新资格等方面设立准入性条件等,从而让守信者“一路畅通”,让失信者“寸步难行”。
为市民提供诚信参考
据介绍,企业的诚信信息采集完毕后,三个行业协会将根据所属行业分别纳入相应的“诚信清单”按照评价规则进行评价,并对企业和个人分别予以增加或扣减诚信分值,评价结果及行为细节将实时上传市规土委官方网站和行业协会网站对外公示。
由此,其在公示平台的诚信状态将相应表现为诚信(优质)、诚信、预警、失信,从而为广大市民选择诚信的开发、经纪和评估企业开展买卖、租赁、评估房产等事项提供有力、公正的诚信参考和信息支持。
此外,主管部门还将建设房地产行业诚信公示平台,串联各信息系统,建立分类监管机制。公示平台共分为房地产开发、经纪、估价行业和违规曝光四个版块,内容涵盖房地产相关三个行业的企业和从业人员的基本资料、诚信状态、良好行为、不良行为和典型案件曝光等方面,建成后将在市规土委官方网站以及三个行业协会网站上对企业和从业人员的诚信状态进行公示,对典型案件予以曝光,并根据企业的诚信状态实施分类监管,减少对诚信企业和个人的日常监管频次,加强对预警和失信企业和个人的日常监管力度,同时探索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
相关 链接
何为“诚信清单”?
作为房地产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诚信清单”主要是指针对房地产相关行业(开发、经纪、估价)的企业经营行为和从业人员执业行为,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自律规范建立起来的一套监管指标。从行业管理角度而言,“诚信清单”是行业从业行为规范,也是行政监管节点的细化,是房地产行政管理“监管清单”与行业“自律清单”的结合体。
“诚信清单”年底上线
深圳房地产信用信息目录表的出台,有一定的政策基础和背景。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9)项明确要求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
2014年6月14日,国务院印发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提出了“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国家住建部、省住建厅都非常重视房地产行业的诚信体系建设工作,省住建厅印发的《广东省住房城乡建设事业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中,重点提到了要开展房地产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2014年5月22日还来文调研我市房地产行业诚信体系建设情况;我市也出台了《深圳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3-2020年)》并开展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相关工作。
这套深圳房地产信用信息目录表已于去年12月公示,有望在年底上线。
诚信体系需要全社会参与
深圳房地产诚信体系整合了市规土委行政监管资源,结合行业自律,建立以“诚信清单”为基础,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的分类监管机制,有望实现三个目标。
具体而言:一是加快房地产行业“诚信清单”以及后续诚信体系建设工作,通过一整套诚信评价指标和企业、个人诚信档案的建立,对企业和个人的经营行为进行诚信评价,对行业内的违法违规行为予以曝光,并将企业和个人的诚信状态及时对外公示,从而通过市场化方式推动企业和从业人员规范、诚信经营。
二是建立系统可持续的监管机制,针对企业和个人的诚信状态实施分类监管,减少对诚信企业和个人的日常监管频次,加强对预警和失信企业和个人的日常监管力度,从而相应减轻日常行政监管工作中的压力,提高监管工作效率,合理配置行政监管资源。
三是大力发挥行业自律组织在管理行业事务中的作用,诚信评价规则的发布、评级操作等皆由房地产开发、经纪、估价三大行业协会负责,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推进信用体系建设的合力。
他山 之石
国外信用体系已有160多年历史
各国信用管理措施先进经验介绍
美国 完善法律,健全信用管理
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征信国家,其信用体系的发展已有160多年历史。美国的信用体系由完善的法律体系和健全的信用管理体系、市场化运作的各类信用服务公司、市场对信用产品的巨大需求三部分构成。美国的信用体系,体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和信用产品的基本内涵,主要有四个突出特点:第一,重视信息公开的法制建设,为建立信用体系提供了丰厚的政务信息资源;第二,重视对信用产品特别是评级结果的运用,为信用服务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第三,重视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为建立规范有序的信用产品交易秩序打下了稳固的基础;第四,重视信用服务企业的市场化运作,为培育具有强大加工信用产品能力的新兴服务业创建了体制保障。
美国信用管理体系的建立,离不开政府的推动,此外,以征信评信制度为核心,培育信用交易主体,完善信用法律与监管体系,健全中介服务机构,由此使得信用管理体系不断完善。
加拿大 培养纳税人良好的纳税意识
加拿大是一个高税负、高福利的国家。年收入在6万~7万加元之间的加拿大居民,其收入的52%要用于纳税。加拿大的税收体系主要建立在纳税人的“自我评估”、“自我申报”和“自我遵从”的基础之上。
据统计,加拿大超过90%的个人纳税人以及超过95%的企业纳税人都能及时、准确地进行纳税申报。为什么在高税负的情况下,还会有如此高的税法遵从度?可以说,加拿大完善的信用体系在培养纳税人良好的纳税意识和税法遵从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税收信用在加拿大主要表现在“自我遵从”和“失信惩戒”两个方面。
加拿大的税收信用体系,给了中国很好的借鉴:第一,尽快完善相关信用立法;第二,尽快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第三,进一步完善信用卡支付体系;第四,尽快消除各部门数据共享中存在的障碍;第五,积极推进“一户式”管理;第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德国 促进社会信用完善与发展
德国是信用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商业信贷、贷款买房购车、邮购商品、分期付款和信用卡支付等信用消费在社会经营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十分普遍。尽管商业欺诈、个人偷税漏税等现象屡见不鲜,但总体而言德国社会的诚信度还是很高的。这主要得益于德国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善的社会信用制度和管理体系。该体系将各种与信用相关的社会力量结合起来,共同促进社会信用的完善与发展,制约和惩罚失信行为,从而保障社会秩序和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发展。
德国社会信用体系包括完备的信用管理的法律、优秀的公共征信系统和丰富的私营信用服务系统,其信用体系结构多元化,不仅有丰富的信用服务范围、分类监管的信用管理方式,还有大规模的信用保险和征信公司,这些都为德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更好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通过德国的案例,要想使得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更加完善,建立统一的社会信用信息数据库必不可少,同时,还需加快信用管理的立法工作,加强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加强诚信教育,促进民间中介机构的发展,发挥行业协会在建立社会信用体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