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量资金在市场博弈之下一定会向优质的白马成长股集中,这些个股往往会走出独立行情,所以今年市场最优的策略仍然是找寻这些优质的成长股进行长期持有。对于如何挑选这类股票,轩伟认为,第一,要选择成长性行业 ...
存量资金在市场博弈之下一定会向优质的白马成长股集中,这些个股往往会走出独立行情,所以今年市场最优的策略仍然是找寻这些优质的成长股进行长期持有。对于如何挑选这类股票,轩伟认为,第一,要选择成长性行业的龙头公司,它的行业壁垒比较高,管理层优秀,有很强的执行能力、整合能力的公司,尤其是小市值大行业的公司,当前产品的渗透率还比较低,成长空间比较大;第二,估值要合理,公司估值和成长性有较好的匹配度;第三,市值不能太大,最好是一两百亿元的小型公司。
行业配置方面,轩伟指出,短期市场布局中,可关注低估值和高股息率的蓝筹股,在估值合理的区间范围之内,建议投资者可以继续配置;在经济相对稳定和供给侧改革能够顺利推动的情况下,建议配置钢材和煤炭的龙头股。从长周期的投资角度来看,可继续挖掘优质成长性行业的个股,如文体娱乐、品牌消费、医疗健康、养老等板块。此外,可关注积极财政政策带来的局部性热点机会,重点推荐大基建、PPP和国企改革等。
拓宽资产配置边界 深挖细分大类资产
在今年低利率和“资产荒”的情况下,优质理财产品的供给在快速减少,很多传统产品越来越难以满足投资者的需求,同时收益率持续下行,给个人投资理财带来很大挑战。面对目前的市场环境,轩伟认为,首先,要尝试去拓宽资产配置边界。这对个人理财同样适用,以股市为例,当A股市场缺乏投资机会时,投资者可以尝试投资港股,而港股是三季度全球表现最好的资产之一;其次,尝试从大类资产当中深挖细分资产,在目前的市场中,做宽泛的大类资产配置比较困难,一些细分资产反而会有较好表现,例如,股票市场中低估值和高股息的蓝筹股、债券市场中的ABS或私募可交换债等。
轩伟认为,香港市场中长期估值修复的机会非常显著,从沪港通到深港通政策的变化已经给香港市场带来了由量变到质变的改变,未来随着政策利好的驱动,内地资金有望持续南下,使得港股市场估值修复,这个过程从今年才刚刚开始。不管从股息还是估值的角度来看,目前布局港股都是一个不错的买入时点。一旦短期有一些风险因素,如加息或者大选造成港股资产价格向下的调整或者下跌,从中长期角度来讲,都是非常好的布局时点。
债券市场方面,轩伟认为,今年是债市长周期牛市当中的一个休息时点。过去两年多时间,国内债券市场一直处在宏观经济整体缓慢下行、货币政策边际宽松逐渐改善的环境。但今年货币政策宽松期结束、经济企稳反弹,对于债市相对不利,所以今年的债市预期收益总体不高。尤其是四季度以来,央行货币政策边际收紧之后可能造成短期扰动。长期来看,我国利率水平仍有下行空间,债券市场长期向好的趋势不改。目前看好长久期利率债品种,如久期在五到七年的国债,预计明年会有相对不错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