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上海市住建委宣布已经对8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展立案调查工作,并已暂停涉案项目网签资格,这些房企涉嫌擅自提价销售;此外,7家房地产中介因为虚签合同、虚假宣传等行为而受到行政处罚。在此之前,上海市工 ...
10月18日,上海市住建委宣布已经对8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展立案调查工作,并已暂停涉案项目网签资格,这些房企涉嫌擅自提价销售;此外,7家房地产中介因为虚签合同、虚假宣传等行为而受到行政处罚。
在此之前,上海市工商局已经处罚了6家房地产中介,处以13万元至20万元的行政处罚,理由是其对外发布二手房信息时,以虚构房源、虚标房屋价格等方式进行虚假宣传。7名房产中介从业者更是因为编造上海限购升级的谣言而遭到刑拘。
从新房到二手房,从公司到从业者,整个地产行业都面临着可能是最严厉的行政管控。
在这背后,上海房地产库存已然有限。根据上海房地产交易中心数据,截至10月19日,全市的住宅销售已经超过1887万平方米,而可售住宅面积为671万平方米。按照过去9个月的成交速度来看,上海住宅的去库存周期已经接近3.5个月。而普通住宅的库存更加少。目前,全市的普通住宅销售已经超过10.7万套(924万平方米),可售普通住宅套数为仅为1.42万套(127万平方米)。
对于房企来说,销售上的管控还仅仅是开始,严查拿地资金的来源影响可能更为深远。
在此之前,上海“商品住房用地交易资金来源监管联合工作小组”成立,这个由规土局、金融办和金融监管机构等部门联合组成的机构,是为了对银行的买地资金进行监管。上海土地市场官网显示,新入市土地的竞买资格的审查时间也延长了一个月左右。
根据规定,房企获得的银行贷款、信托资金、资本市场融资、资管计划配资、保险资金等不得用于缴付土地出让金、保证金和定金。竞买人在申请参加土地“招拍挂”时,应承诺资金来源为合规的自有资金,需要提交经会计师事务所鉴定过的《商品住房用地交易资金来源情况补充申报及承诺》。资金来源不符合相关规定的,将不得参加地块挂牌和现场竞价。
7月,证监会已经规定企业再融资募集所得资金不得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拿地和偿还银行贷款,并需详细披露募集资金的实际投向。
从以往看来,银行贷款、信托、融资、配资、保险等资金不能用来拿地,但是房企和银行总能想出办法使其进入土地市场。
以银行贷款为例,虽然银行贷款不能用来拿地,但是有些银行推出了“土地过桥贷”——房地产企业使用过桥资金补交土地款,再用土地使用证申请银行贷款用于偿还过桥资金。
此外,各类资金也可以通过购买企业债的方式进入房企,并最终流向土地市场。2015年以来,房地产俨然是风险小、利润可控的行业,再加上2015年1月出台的《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对发债门槛和用途的规定大大降低——非上市公司也可以发行,募集资金用途无项目限制,房企纷纷加入到公司债的发债大军中。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房企公司债规模从2013年和2014年的5亿元和140亿元,直接上升到了2015年的4122亿元,2016年前9个月,这个数字已经是7481.04亿元。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