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9月经济金融数据前瞻:新增信贷或远超预期

来源: 2016-09-29 23:50:45

  9月29日消息,2016年9月经济金融数据前瞻。据中信宏观分析称,9月新增信贷或超预期至1.4万亿,同比/环比均大幅上升。银行内部季末考核压力促使“技术性”冲贷较为明显,实体经济需求依然疲弱,票据和非银贷款或 ...

   9月29日消息,2016年9月经济金融数据前瞻。据中信宏观分析称,9月新增信贷或超预期至1.4万亿,同比/环比均大幅上升。银行内部季末考核压力促使“技术性”冲贷较为明显,实体经济需求依然疲弱,票据和非银贷款或类似上月占据一定比例,房贷继续高增,但未来边际回落概率较大。社融由人民币贷款和企业债高增带动,亦或超预期增长达1.7万亿。M2因基数效应消失或小幅上升至12%,剪刀差有望缩小,但企业持币待投资意愿依然没有改善。

  中信宏观分析称,预计工业增加值和固定资产投资均小幅回落。消费增速将大概率回落;出口延续负增长;房地产投资将会回落;财政后续乏力。高频数据显示工业生产活动9月动能有所下降,预计9月份工业增加值增长6.1%,比8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增速在8月份冲高后将会回落;制造业投资短期内将维持低速增长,缺乏改善驱动力;四季度基建投资增速难以继续维持20%以上的增速。预计9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9%。

  菜价上涨拉动CPI回升,PPI降幅继续收窄。受季节性雨水和降温影响,蔬菜价格大幅上扬。高频数据显示,鲜菜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1.1%,料将驱动CPI同比整体上行由8月的1.3%上调至1.7%。猪价窄幅回调,非食品价格同比微涨。黑色有色价格小幅震荡,能化价格大幅上扬,或带动PPI同比由8月的-0.8%继续上升至-0.4%,年末“归零”可期。

  中信宏观认为,外贸难有改善。外需仍然低迷,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依然较高,预计短期内出口会延续负增长的趋势,预计9月份出口(美元口径)增长-4.5%。9月份进口仍然不会有明显改善,但是由于去年低基数的原因将会致使进口增速出现回升,预计9月份进口(美元口径)增长2.5%。

  零售或趋势性回落。三大因素制约消费增速回升:9-12月份基数成走高趋势,这将制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的回升;其次,房地产销售增速回落将会导致家电、建材等相关消费品增速迎来回落;最后,9月份工业增加值增速大概率高位回落将拉动消费增速的回落。预计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5%,比8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

  GDP增速或保持平稳。3季度GDP增长或达6.7%,与前两季度持平。从工业生产来看,3季度的工业增加值有望继续在6.0%以上的增速。从服务业来看,7、8月份非制造业PMI商务活动指数普遍高于1、2季度。我们曾在7月的经济数据点评中小幅下调3季度GDP增速预测0.1个百分点至6.6%。但8月份各项数据普遍超预期,目前来看9月份亦只是小幅回落,并不影响整体经济增速保持与前两季度相同。

数据图表。数据图表。

  信贷超预期增长或因“技术”原因 

  9月新增信贷或超预期增长至14000亿,同比多增近3500亿。本月央行发布3季度银行家问券调查结果,贷款总需求指数和制造业贷款需求指数分别为55.7%和46.8%,均创下历史新低。因此在实体经济资金需求仍无好转之际,季末考核成为本月银行信贷冲量的主要原因。在内部业绩考核和季报披露的压力之下,银行利用票据、理财购贷等方式“技术性”补充新增贷款规模,因此本月票据融资和对非银金融机构的贷款将占据一定比例。我们预计,本月企业贷款较上月相比或有小幅改善,但短期和中长期均为净偿还的概率较大。对于企业贷款萎靡的原因,我们认为或为以下四点。首先,实体经济内生资金需求长期低迷;其次,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加上银行息差边际收窄导致利润增长压力上升,相对收益较高的表外融资被逐渐做多;再次,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和银行大力开展投贷联动亦从数字表面压低了企业贷款增量;最后,银行风险偏好上升,直接体现在贷款审批趋严。3季度的央行调查显示,银行贷款审批指数达48%,创11个月新高。9月部分城市商品房限购令逐渐启动,但销售仍然火爆。我们预计居民中长期贷款依然处于较高量级,但未来不排除边际下降的可能性。

  新增社融或上升至17000亿,剪刀差有望再次缩小。本月人民币贷款高增或引领社融再次回归万亿水平之上,其中企业债融资规模并没有偿还高峰期影响,或达2300亿左右,亦成为主要贡献。近期国家陆续出台政策发展直接融资市场,从融资规模来看,取得一定成效。随着表内票据融资的上升,票外的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规模净减少的趋势或进一步缩窄。货币供应量方面,M2的高基数效应影响消失,叠加季末银行冲存款的压力上升,本月M2同比有望继续回升,预计较上月增速提高0.6个百分点至12%。房地产销售继续走强,基建投资增速小幅下降,但去年同期基数亦逐渐升高,本月M1增速有望再次下降,或至25%左右。M1M2剪刀差再次缩小,资金活化虽边际有所改善但企业持币现象依旧明显。

  菜价拉动CPI触底反弹 

  菜价大幅上涨,猪价停止下滑,CPI同比有望上涨。中秋节前后,猪肉价格结束前3个月的下跌走势,开始小幅回升。高频数据显示,由于去年同期环比涨势更快,9月全国猪肉均价同比较8月的6.4%下降至4.9%,预计对CPI同比的贡献较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鲜菜价格出现季节性大幅上涨,寿光蔬菜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1.1%,环比上涨27.5%。入秋以来,由于降雨造成运输不便,加之天气转寒,北方市场由露地蔬菜向大棚蔬菜转换,部分鲜菜供应短缺或菜源衔接不理想,导致蔬菜价格指数飙升。因此,菜价将成为9月CPI上涨的主要驱动力,预计对CPI同比贡献较上月将提高0.4个百分点。粮食价格稳定,鲜果、水产品、蛋价同比均微升,对CPI贡献或较上月小幅上升。非食品方面,受国内油价上调影响,油价同比降幅收窄,带动交通用燃料价格指数上涨,或推动CPI同比上涨0.03个百分点。综上,我们预计9月CPI较8月反弹0.4个百分点至1.7%。

数据图表。
数据图表。

  黑色价格涨幅缩小,有色、化工同比微升,能源价格或带动PPI同比降幅收窄。受前期去产能推进导致钢价上升较快,9月螺纹钢价格出现回调,环比下降1%,同比增速降至0.2%(8月同比为14.5%)。有色价格同比上扬,其中电解铜价格环比跌幅收窄,铅锭、锌锭同比涨幅上升。大部分能化产品价格乐观,受国内油价上调影响,燃油价格整体环比上涨,同比降幅大幅收窄。总体看,9月PPI降幅或继续收窄,较上月的-0.8上升至-0.4,亦符合我们此前的预期。

  工业增加值增速将小幅回落 

  从需求的角度来讲:消费增速将大概率回落;出口仍然延续负增长;房地产投资将会回落;财政政策后续乏力。这些将导致工业增加值在8月份冲高后大概率回落。从大的宏观经济背景来讲,中国供给侧改革仍然需要继续推进,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的进程尚未完成,经济仍然处于下行过程中。从高频数据来看,截止9月27日,9月份六大集团耗煤量同比增长8.6%,前值为8.7%,回落0.1个百分点;9月份高炉开工率为80.28%,与8月份持平。综合来看,预计9月份工业增加值增长6.1%,比8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

  房地产和基建反弹乏力,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回落 

  从三大投资来看:房地产投资增速在8月份冲高后将会回落,根据过去几十年中国房地产投资和销售的数据来看,随着销售增速的回落,房地产投资增速也将会回落;制造业投资短期内料将维持2-3%左右的低速增长,缺乏短期大幅改善的驱动力;由于财政收入的低速增长和上半年赤字的过早透支,这将制约9-12月份基建投资增速,难以继续维持之前20%以上的增速。综合考虑,预计9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9%,比8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

  全球经济低迷,外贸难有改善  

  由于全球经济缺乏向好的趋势,外围需求仍然低迷,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仍然较高,预计短期内出口仍然会延续负增长的趋势,预计9月份出口(美元口径)增长-4.5%。9月份进口仍然不会有明显改善,但是由于去年低基数的原因将会致使进口增速出现回升,预计9月份进口(美元口径)增长2.5%。

  年底前零售增速将会趋势性回落 

  三大因素制约消费增速回升:首先,9-12月份基数成走高趋势,这将制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的回升;其次,截止9月27日,30大中城市销售面积同比增长16.8%,8月份为26.8%,回落10个百分点,房地产销售增速回落将会导致家电、建材等相关消费品增速迎来回落;最后,9月份工业增加值增速大概率高位回落将拉动消费增速的回落。一因素支撑汽车消费:汽车购置税减半政策仍然会对汽车消费高速增长形成支撑,但是边际大幅改善的可能性仍然不大。综合权衡,预计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5%,比8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

  GDP增速或保持平稳 

  预计3季度GDP增长6.7%,与前两季度持平。从工业生产来看,截止9月27日,9月份六大集团耗煤量同比增长8.6%,前值为8.7%,回落0.1个百分点,9月份工业生产仍然不俗。7、8、9月份工业增加值有望连续3个月保持6.0%以上的增速。从服务业来看,7、8月份非制造业PMI商务活动指数分别为53.9%、53.5%,高于1、2季度的53.3%、53.4%。我们曾在7月的经济数据点评中,小幅下调3季度GDP增速预测0.1个百分点至6.6%。但8月份各项数据普遍超预期,目前来看9月份亦只是小幅回落,并不影响整体经济增速保持与前两季度相同。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