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住房抵押消费贷流入楼市 高杠杆滋生风险

来源: 2016-09-29 23:12:15

随着楼市持续火爆,一些购房者加杠杆“花样百出”,在其背后,银行资金成为重要推手。近日,中国证券报记者以购房者身份致电多家银行,发现“暗度陈仓”现象依然存在——表面以住房抵押形式为用户提供消费贷、信用贷 ...

随着楼市持续火爆,一些购房者加杠杆“花样百出”,在其背后,银行资金成为重要推手。近日,中国证券报记者以购房者身份致电多家银行,发现“暗度陈仓”现象依然存在——表面以住房抵押形式为用户提供消费贷、信用贷、经营贷,实则高额贷款流入了房地产。个别银行甚至牵手赎楼公司,想办法帮助投资者填补首套房贷款“缺口”,赎出房产证后再度抵押套现,增值部分用于再度购买房产。分析人士指出,这部分资金的推波助澜正加速催生房地产泡沫,一旦楼市逆转,银行资金安全将面临挑战。

住房抵押消费贷流入楼市

前不久,华南地区某股份制银行发布的一则广告引起广泛关注。广告明确表示该行个人房产抵押贷款可以二押,即目前房子即便还在按揭,也可贷出升值的部分。虽然银行官方宣称,此类贷款资金仅可作为生意经营、消费等使用,严禁用于房产资金垫付,然而记者采访发现,实际情况与官方说法存在较大出入。

调查中,记者对上述银行客户经理明确表示,几年前通过按揭在该行贷款购买了一套房产,目前房屋市值已经翻倍,希望通过加按套现支付另一套房子的首付。在得知贷款目的是付另一套房子首付后,该客户经理仍然表示可贷出其中升值部分。即以经营贷名目申请,最高贷款额度为房屋评估净值的七成,若以房子目前市值500万元计算,减去此前欠下的一百多万贷款最高可套现两百万元左右。该客户经理称,经营贷原则上不能用于购房,实际上由于银行难以监控贷款流向,这种做法一般不会出现问题,为以防万一,贷出去的钱最好转到非本人账户使用。

不过,该银行官方回应称,“对相关信用贷款本行有严格的审批和风控流程,并严控贷款流向,禁止用于支付购房首付等国家禁止的用途。如有存在员工违规向客户承诺的情况,一经查实,将严肃处理”。

随后,记者又致电另一家上市股份制银行,工作人员表示,如果是在该行做按揭,部分网点可做二押,以消费贷形式贷出,最高额度为评估净值的七成,最长还款年限为十年,年利率为6.9%。该工作人员表示,消费贷一般用于购买大额消费品,原则上不用于房产资金垫付,“但钱到你手上,怎么花就是你的事,银行也管不着”。

如果说默许信用贷款流入房地产尚属“初级版”,那么另外一些银行携手贷款公司套现则是“进阶版”。

同样对于记者提出的二押需求,另一家总部位于北京的股份制银行的某客户经理直接给出解决方案:如果有稳定工作,可在该行以消费贷形式贷款,最高额度为评估净值的6.5成;如果采用等额本金付款,最长年限为15年,年利率7.3%。但前提是,购房人需先跟贷款公司借钱把原先的住房贷款还了,拿到房产证再抵押才能获得该行贷款。该客户经理还表示,如果没有足够的钱还贷款,其可代为介绍贷款公司。这一做法,同样得到另一家总部位于华南的股份制银行客户经理大力推荐。

加码房贷推高楼市杠杆

某房地产研究机构人士向记者透露,对于贷出去的钱,理论上银行会要求贷款者提供票据以检查资金流向,但实际操作中很少有银行会检查。即使银行下定决心去查,要把这些钱款的去向完全监管到位本身具有很大难度。此外,部分银行信贷人员虽然对客户的资金用途心知肚明,但为了业绩仍会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些甚至会帮客户包装,以通过银行的风控系统的评估。

通过这种方式,银行、贷款公司、购房者联手助推了住房杠杆。房地产业内人士还透露,目前很多中介机构都有下属的担保公司,能够为购房者提供首付贷或短期资金用于偿还住房贷款,这些担保公司与银行机构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

央行最近公布的信贷数据显示,近几个月,按揭贷款可谓“一枝独秀”、“百废房兴”。某股份制银行内部人士表示,“资产荒”的阴影下,银行资金没有更好的投向,投向国企资金虽然安全但利率相对较低,投向中小企业又唯恐不良率攀升。相较而言,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是一个相对优质的选择。未来,各银行将持续在房贷领域发力。“但不能忽视的是,部分银行为了抢夺房贷的市场份额,在贷款发放上确实比较激进,甚至不惜违反政策明文规定,变相加高了购房杠杆,加速催生房地产泡沫。”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保利宁湖壹号今年4月开盘 3月初开放项目样板房


新浪乐居云南站 2012-02-29 17:29:51

版筑·后街周日推售200余间商铺 最低首付9.8万起


新浪乐居云南站 2011-07-27 17:07:57

告别裸婚时代 昆明小户型公寓圆一个蜗居梦


新浪乐居云南站 2011-06-29 14:39:50

双汇劫:五百亿的隧道视野


21世纪商业评论 2011-05-19 14:26:02

降息难阻楼市价格战


新浪房产 2008-09-20 14:35:52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