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担负着诚信育人、育诚信人的光荣使命。多年来,全市教育系统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结合教育工作实际,多途径、多维度加强诚信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提升教师职业信用、学生德育和 ...
教育担负着诚信育人、育诚信人的光荣使命。多年来,全市教育系统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结合教育工作实际,多途径、多维度加强诚信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提升教师职业信用、学生德育和教学活动规范化水平,在诚信育人方面取得较好成效。
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寓诚信教育于师德建设,推进全市教师职业信用体系建设。把诚信纳入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强化教师为人师表、身体力行、有诺必践的思想观念,以教师高尚品行、诚信作风取信于学生、家长和社会,提高公信力,使诚实守信落实到全体教师的教育行为上。
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在严格执行《烟台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实施办法(修订)》的基础上,全面修订我市师德考核办法和教师行为规范,与有关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考核工作的指导意见》,完善师德考核结果公示和备案制度,落实师德奖惩制度,坚持学生和学生家长参与评价任课教师、职工师德,将师德考核情况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的前置条件,师德建设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更加富有针对性。
针对当前师德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强素质修师德、树形象展师风”活动,围绕树立“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师节期间开展师德建设月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广大教师将教学行为纳入师德规范的框架之中,置于家长和社会的监督之下,增强教师行业自律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充分发挥身边典型人物、事例的示范引领作用,对教师先进事迹在全市主要媒体进行广泛宣传报道,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营造爱岗敬业、积极进取的良好氛围。
诚信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工作计划
寓诚信教育于学生德育,推进中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将诚信教育作为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把诚信教育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将诚信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工作计划,与社会公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有机融合,形成联动育人机制。
今年,根据省构建“四位一体”中小学德育课程实施体系部署,着力推进“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实践活动课程”四位一体德育课程建设,让学生接受较为完整、系列化的教育,实现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优秀思想品质的塑造和生命质量的提升。
发挥学校的主阵地作用,在开齐开足开好国家德育类课程的基础上,做好德育课程的研究、开发和整合,将诚信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充分挖掘各学科教学与德育的结合点,围绕诚信教育设计好教学活动,切实发挥课堂教学的育人作用,让学生在接受知识教育的同时接受思想道德教育。
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充分发挥学校黑板报、宣传栏、广播站、校园网、走廊等媒介的作用,广泛开展读书节、艺术节等活动,组织开展以区域历史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让当地历史文化承载育人功能。按照“一校一品”的思路,加强校园文化品牌建设,打造文明校园。
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凸显诚信教育,结合“七一”、国庆、国家公祭日等重大节庆日、重要纪念日开展“中国梦”、“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日行一善”、“经典诵读和演讲”、“文明伴我成长”、“党史国史”等主题教育活动。
着力打造“诚信考试”
寓诚信教育于常规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诚信教育。在教育考试方面,我市每年组织教育考试19次,年参考考生在百万科次以上。
多年来,我市在严格组织管理的同时,从思想教育入手,着力打造“诚信考试”,取得显著成效,确保了各类教育考试均平安顺利。在报名、考试环节均需签订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承诺报名信息真实、准确,愿意保证在考试中自学遵守、严格执行《考试规则》。
自2005年以来,我市先后在普通高考、研究生考试、成人高考、自学考试、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考试中实行了考生签订诚信考试承诺书的办法。多渠道开展诚信教育。
每次考试,市县招考部门均要印制《致考生和家长一封信》或《考生告知书》,发至每一名考生手中,并在每一考点、中学张贴。考前,所有涉考中学均要以主题班会等形式集中开展一次诚信考试。2015年、2016年相继开展了规范考试管理年、依法治考管理年活动,以规范管理、依法管理为主题,结合典型案例宣传,在广大监考教师和考生中大力开展了诚信考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