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网约车的发展越来越像出租车 涨价需“合情合理”

来源: 2016-09-20 21:46:00

  回顾网约车从非法到合法,从顶层框架到地方落实情况,从市场竞争力激烈到寡头出现,从低于出租车的价格却能享受专车的服务,到如今价格涨幅5%-10%,网约车的发展越来越像出租车,不禁让人思考,消费者所期盼的网 ...

  回顾网约车从非法到合法,从顶层框架到地方落实情况,从市场竞争力激烈到寡头出现,从低于出租车的价格却能享受专车的服务,到如今价格涨幅5%-10%,网约车的发展越来越像出租车,不禁让人思考,消费者所期盼的网约车会不会变成披着“网约”外衣的“出租车”?

  野蛮生长起来的网约车理应得到一定的约束和规范化发展,为了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着想,而设置一些标准和条件并无可厚非,但是监管思路还是参照出租车的监管思路就明显不合时宜,这也是一个许多业内分析人士、专家曾反复强调的问题。

  当顶层监管框架出台之后,网约车消费者和从业者也曾感到一丝欣慰,似乎看到网约车已经撕开一道口子,未来似乎一片光明,然而好景不长。

  众所周知,《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将很多对网约车的管理权限和责任下放给了各地政府。

  正如早前一位学者曾担心的那样,当顶层框架明确之后,具体实施细则下放到各地方政府之后,是否还能保证顶层框架的“原汁原味”?撕开的口子会不会因为地方政府的错误解读而重新合上?

  因此,网约车新政的地方落地细则情况也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从兰州、济南、苏州、上海这几个城市出台的实施细则来看,实施细则相较而言更为具体、严格,有分析人士直言,“地方细则直接‘架空’了网约车新政”。

  具体来看,兰州市规定了3000辆左右的网约车规模限制;济南市规定了网约车运价先由政府调节,然后再进行市场调节;苏州市和上海市则提出了网约车车型要高于出租车和要安装嵌入式GPS和报警装置等。

  网约车的准入标准、运营数量和价格细则,根据规定均由地方政府决定,从目前兰州、济南等地相继披露的地方征求意见版来看,对网约车数量、运营标准等均设有严格的门槛。

  “一旦地方政府部门对网约车采取严格数量管控和运价管制,网约车就与传统出租车无异,只不过是通过移动互联网预约的出租车而已。”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王军这样说道。

  国家发改委城市中心综合交通规划院院长张国华曾说,城市交通规划要遵循市场规律,什么样的定价最合理,谁能提供出行服务,多少辆车最合适,这些都不宜用行政命令规定,应让各方利益主体在市场中充分博弈,以此达成行业动态平衡。

  如此看来,虽然现在网约车的价格普遍大幅度有所提高,有人认为是滴滴优步合并之后市场垄断的后果,而滴滴方面则表示是因为司机减少之后,车辆供不应求所导致的。另一方面,滴滴优步每年巨额亏损已经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网约车平台终究需要减少补贴,重新打造一个健康的市场环境。

  减少补贴,司机减少,价格升高,价格到底升高到多少,消费者还会依然买单,司机依然愿意留在平台,而平台又能够实现利益最大化,这是一个市场博弈权衡的过程,需要交给市场自己去探索、平衡。

  而这些酝酿中的实施细则并没有领会到共享经济的要义,也无疑是将网约车推向共享经济的大门之外,期待已久的网约车恐怕又要回到出租车的管控老路上了。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