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债转股另类缩影:东北特钢债务生死局

来源: 2016-09-21 19:42:00

  今年以来,债转股成为资本市场的“热词”,债转股的背后实际上以债台高筑、借新还旧为表现形式的行业困境,这些行业长年徘徊在债务违约的边缘,而实质性刚兑事件也越来越多。  3月28日,由国开行主承销的“15 ...

  今年以来,债转股成为资本市场的“热词”,债转股的背后实际上以债台高筑、借新还旧为表现形式的行业困境,这些行业长年徘徊在债务违约的边缘,而实质性刚兑事件也越来越多。

  3月28日,由国开行主承销的“15东特钢CP001”开启了东北特钢债券违约之幕。中钢集团、渤海钢铁今年都被相继爆出债务违约的消息。近日,东北特钢发布公告称,应于9月24日到期的2015年第三期短期融资券(债券简称“15东特钢CP003”),由于公司流动性持续紧张,本息偿付存在不确定性,涉及金额共7.441亿元。如果“15东特钢CP003”构成实质违约,这将是东北特钢的第九连发,累计违约金额将超过43亿元,成为名符其实的“违约王”。

  国开行披露的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9月末,东北特钢资产总额527.26亿元,总负债达444.73亿元,资产负债率84.35%,面临较大流动性压力。而近年来因为拖欠贷款,东北特钢已先后多次被最高人民法院列入全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债务如同“滚雪球”似的压来。今年7月,针对东北特钢的多次违约,债主纷纷上门,并组织召开了一系列会议,东北特钢抛出了债转股的方案,提出“对金融债务按70%比例转为股权,30%保留,债转股完成后,原债权人可通过东北特钢整体上市或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后在资本市场退出”。该方案引起了巨大争议。东北特钢被指“出尔反尔”。因为此前,东北特钢曾作出承诺,不搞债转股、不逃废债、保证债券本息兑付。

  其实早在18年前,国家启动了上一轮债转股,东北特钢重组前身大连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就成为改制的对象。彼时债转股确实解决了企业负债高企的困境,经历了一段稳定发展期。2006年,该公司实现利润总额1.25亿元,资产负债率66.97%;2007年,实现利润总额1.95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5.85%。

  2011年,辽宁省国资委网站曾刊登文章,称东北特钢集团债转股回购工作历时3年多时间,已全部得到落实,省国资委所持东北特钢集团的股权比例上升为62.8%,一方面解决了省国资委作为第一大股东,实现了对东北特钢集团的绝对控股;另一方面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理顺了东北特钢集团股权关系。

  而今,当新一轮债务压顶,似曾相识的债转股,再度来“江湖救急”。然而时过境迁,债转股能否成为“救命稻草”,仍存在巨大争议。多名专家认为,债转股只能“续命”,不能“保命”,无法真正解决企业的债务危机,而且一旦开了个口子,将会带来连环效应令整个行业都陷入危机当中。

  这样的债务危机还伴随着去产能,在去产能的大背景下,化解债务成为绕不开的话题。而钢铁行业自2008年以来就处于下行状态,债务成为了既有历史遗留问题令企业陷入困境难以纾解。东北特钢、渤海钢铁、中钢集团等钢铁企业提出债转股的呼声渐长,在情理之中。

  可看到的是,东北特钢各相关方在债转股问题上表态含糊,至今并无明确方案,这也是很多深陷债务困境企业的共性——希冀以债转股或其他方式化解债务问题,却面临多方博弈和政策层面的不确定性,道路艰难而漫长。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