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因广西有色及管理人未能在人民法院裁定重整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重整计划草案,至今也未申请延期,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中级法院于9月12日宣告终止广西有色重整程序,并宣告公司破产。 债券违约已 ...
据媒体报道,因广西有色及管理人未能在人民法院裁定重整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重整计划草案,至今也未申请延期,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中级法院于9月12日宣告终止广西有色重整程序,并宣告公司破产。
债券违约已经并不是新闻,而广西有色因为被贴上“银行间市场债券发行人中第一家破产清算企业”的标签,而被大家所关注。
![]() |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某评级机构对广西有色的评级:
2012年10月,主体A,展望稳定,当年亏损6.22亿元,同比减少11.4亿元;
2013年8月,主体BBB+,展望稳定,当年盈利4千万,主要是营业外收入扭亏,而次年追溯调整变为亏损;
2014年7月,主体BBB+,展望稳定,当年亏损16亿元,追溯调整2013年亏损2亿元;
2015年6月,主体BBB-,展望负面,次日公司发布债权兑付不确定公告;
2015年12月,公司申请破产重整。
而另一家评级机构的评级则波动更大,从2012年起一直给于AA的评级,直到广西有色发布兑付不确定性的公告前4天紧急下调为AA-,四天后直接跨过两个大级别,又紧急下调为BB。
在票据宝评级研究看来,这些评级机构给与广西有色的评级有两个硬伤:
1、企业亏损且未来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还给与投资级,显然不妥当;
2、评级没有考虑到跨周期的情况,而是逐步调低,或者急速调低,显得对情况变化毫无事前的预判。
上述第一个硬伤,其实和国内的债券发行机制有关。理论上,投资级的债券其实也是不错的,只要有资金认购,在没有干扰的市场上可以发行。但是众所周知,国内债券市场政府指导明显,企业如果不满足一定的信用评级标准就无法发债(比如最低A)。
这种政策指导在意图上是好的,但实际的效果确是资质差的企业监管套利。即企业会给评级机构压力,想尽办法满足A的评级,最终一些根本达不到A评级的企业也获得了A以上的评级。
另一方面,认购的资金会误以为政府“监管”并“默认”了企业评级,给了企业一定的信用支持,所以愿意认购,导致了企业评级虚高的局面。
有人认为,除了监管外,是评级机构的竞争导致了评级虚高,其实并不然。因为如果没有监管对评级的扭曲,评级机构不可能偏离市场对信用的定价,否则会伤害到声誉。同时如果放开牌照,允许评级机构的兼并收购和自由进入,最终会减少评级机构的数量。
第二个硬伤除了和政府监管有关外,也和评级机构自身专业度有关,即对未来市场的预判能力有限。
从超日太阳到广西有色,评级机构在其中扮演了长时间的打酱油角色。他们并不想成为让人看笑话的帮凶,只是“人在江湖飘,哪儿能不挨刀”……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