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消费金融市场多头管理 有效控制诚信风险

来源:新闻晨报 2016-09-08 23:59:01

消费金融市场多头管理日前,有媒体报道,某消费金融公司与中介公司合作拓展客户,部分合作公司违规套取资金,贷款客户并非实际资金使用人,资金用途和去向不透明。据业内人士表示,伴随我国消费金融市场的迅速壮大, ...

消费金融市场多头管理

日前,有媒体报道,某消费金融公司与中介公司合作拓展客户,部分合作公司违规套取资金,贷款客户并非实际资金使用人,资金用途和去向不透明。据业内人士表示,伴随我国消费金融市场的迅速壮大,这个市场也的确存在较多的问题。目前我国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归银监会管,相对还算正规;小贷公司归地方金融办管; 而大部分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就没有明确的监管机构,甚至不少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就是P2P公司摇身一变而来。这就让消费金融市场处于多头管理甚至无人管理的状态。从大的角度来看,消费金融市场应该有统一的法律规范。

业务模式考验风控能力

消费金融公司的业务模式之一,是和担保公司或资产管理公司等中介合作去拓展客户。事实上,目前大部分消费金融公司都会采用这种展业模式。如何保证消费金融贷款的小额、分散原则,这就体现出不同公司的风控能力。

消费金融.jpg

中国银行的附属公司——中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了解到,该公司继承了中国银行百年的审慎原则,在渠道管理方面,中银消费金融首先会选择有共同价值观的合作伙伴,基于文化和价值观相互认同的基础上开展全面合作,其次才会考虑合作伙伴的展业能力。另外,渠道不仅仅是品牌形象和价值观传递的窗口,其效能的高低更决定了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高下。合作期间,中银消费金融把企业的DNA植入到合作伙伴的经营过程中,形成统一规范; 中银消费金融对渠道的管理不仅体现在业务上,同时还植入了新的经营管理理念——共同担当企业社会责任,把中银消费金融的企业文化引入到合作方,共同开展回馈社会的公益活动等。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同时,实现和谐共赢的合作关系。

销售消费贷款产品与销售理财产品类似,都需要透明,要让客户清楚产品的成本与风险。据记者体验,中银消费金融贷款的客户,贷款签约只能到中银消费金融的工作场所办理。签约之前,工作人员会重申风险,要求客户仔细阅读打印出来的贷款细则,并手抄一遍风险提示。除此之外,中银消费金融还会有电话核实,需要贷款人明确表达贷款意愿、清楚贷款金额和利息,并再次重申风险。

规范发展,有效控制诚信风险

2015年可以说是消费金融开启井喷式发展的元年。除了传统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电商平台、互联网金融公司、P2P平台以及新兴的创业公司都开始布局消费金融,消费金融市场正趋向多元化,成为公认的风口。发展消费金融,很大的一个难点是有效控制诚信风险。由于消费金融大多是无担保、无抵押贷款,风险系数相对来说也比较高,一些不成熟的平台很难轻松把控。此外,我国征信体系具有信息不对称的先天不足因素,而消费金融的客户群体又大多具有央行无征信特点,随着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诚信风险也会积聚。

因此,作为消费信贷市场主要的参与者和消费信贷资金提供者,消费金融公司如何有效控制诚信风险,对行业的良性发展,尤其是消费金融市场的规范性和普惠金融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5年,清华大学发布国内首份消费金融研究报告——《中国消费信贷市场研究》报告。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通过衡量“规范性”和“普惠性”两方面指标,得出一份“负责任”消费金融信贷商榜单。国内首批成立的几家消费金融公司纷纷登陆榜单,其中中银消费金融总平均分排名第一。

据业内人士透露,管理层已经释放出促进消费金融规范发展的强烈信号,从业者必须秉承合法合规的理念才能获得持续发展。今年行业整合或将加剧,从业机构需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在规范中创新发展才是王道。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恶意透支”信用卡要追刑责


网络 2014-06-30 15:07:47

短期出口信用险支持出口157.4亿美元


北京商报 2014-02-12 11:30:58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