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2年9月成为广东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市以来,惠州率先在全省建成“一库一网两平台”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信用入库数据量达5.3亿条。在完善平台和制度的基础上,惠州注重信用信息的推广应用,将信用从 ...
自2012年9月成为广东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市以来,惠州率先在全省建成“一库一网两平台”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信用入库数据量达5.3亿条。在完善平台和制度的基础上,惠州注重信用信息的推广应用,将信用从“无形”的品格固化为“有形”的记录,从而让守信者处处畅通,失信者寸步难行。(8月30日 中国文明网)
诚信是为人处世、兴家立业之本,是社会道德的底线。自古以来,人与人之间交往离不开诚信,商家开门迎客做生意靠的就是讲究诚信……可以说,诚信既是维系社会和谐稳定的纽带,更是构建社会道德大厦的坚实基础。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总有极少数人(商家)见利忘义、利欲熏心,做出坑蒙拐骗、参杂使假、以次充优、欠账不还、造谣惑众等不讲诚信、不守诚信的事情。如最近社会广泛关注的“徐玉玉事件”,就是犯罪嫌疑人诚信严重缺失导致的恶果。不讲诚信对社会的危害性是可想而知的,小到个人家庭上当受骗,大到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构建诚信社会、打造诚信中国已越来越迫在眉睫,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共识和强烈共鸣。
应该说,为了遏制不讲诚信等歪风邪气蔓延的势头,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视,国务院于不久前印发了《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广东、武汉、福建、成都等地先后出台并实施了“公开曝光老赖制度”、“诚信积分制度”、“黑名单制度”等一系列有力举措,不仅对失信者产生了震慑、让失信者付出了代价,也营造了良好的诚信社会环境。
说到推动诚信社会建设,这里不得不提到广东省惠州市,他们不仅率先在全省建成“一库一网两平台”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而且注重信用信息的推广与应用。他们先后将诚信信息在政府部门、民生领域、金融领域、市场监管以及其他合作区域进行推广落实,将信用从“无形”的品格固化为“有形”的记录,对失信者亮“红灯”,对守信者开“绿色通道”,让讲究诚信真正深入人心、成为自觉。
其实,按照中央的统一安排部署,各地各部门也先后都在推动诚信社会建设工作,只不过有的地方并没有将实践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没有将各项制度措施落到实处。也就是说,诚信建设制度措施只是印在纸上、挂在墙上、停留在嘴巴上,没有执行下去。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诚信社会建设也是一样的道理。只有像惠州一样,将“无形”的诚信建设成果转化为“有形”的实际行动,才能够筑牢诚信根基,让守信者畅通无阻、失信者寸步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