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新华社:滴滴优步合并折射中企实力提升

来源: 2016-08-24 20:52:00

  本月,滴滴出行宣布与优步全球达成战略协议,滴滴出行将收购优步中国的品牌、业务、数据等全部资产,在中国内地运营。  这一合并持续受到在美投资者热议。专家认为,滴滴优步合并,“以点带面”地凸显出中国企 ...

  本月,滴滴出行宣布与优步全球达成战略协议,滴滴出行将收购优步中国的品牌、业务、数据等全部资产,在中国内地运营。

  这一合并持续受到在美投资者热议。专家认为,滴滴优步合并,“以点带面”地凸显出中国企业在全球化竞争中的硬实力与“底气”,折射出本土企业在中国经济健康前行的大背景下,频获外界认可,软实力稳步提升。

  美国耶希瓦大学商学院教授黄河表示,一家外企进驻中国,首先会产生一种“信号效应”,向全球投资者传达“中国这一领域大有可为”的信息。他认为,滴滴优步合并将吸引更多投资者进入中国网约车等共享经济市场。

  近年来,进驻中国的外企日益增多,但在与本土企业比拼中败下阵来的不在少数。究其原因,除了外企“客场作战、水土不服”外,还有一大原因就是中国本土企业的创新技术和团队凝聚力经得起国际化竞争环境的考验。

  “创业企业最宝贵的财富是团队,外国企业的团队对中国文化背景不甚了解,中国自己的企业具有‘本土优势’、更了解本国消费者习惯,成功不难理解,”黄河说。

  美国信安环球股票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兼基金经理李晓西认为,总体而言,滴滴与优步合并将带来双赢。在目前环境下,尤其对优步来说,合并可能是其开拓中国市场的最佳选择。

  从微博、微信到滴滴出行,中国企业用自己的创新技术和产品,向外界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国际管理副教授罗伯特·所罗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全球化竞争的环境下,中国企业的发展已经不容小觑。


  滴滴优步宣布合并后,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在第一时间聚焦这一事件,以《中国的技术先驱》为题,驳斥了“中国企业只会抄袭别人的创造”这一长久以来的偏见,并指出中国与西方国家在创新领域进入“相互借鉴”阶段。

  美国奥本海默基金公司董事总经理李山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创新不一定是‘从无到有’,在原有模式基础上进行完善和技术革新,使产品更适合本土市场,并在市场上发展壮大,这也是一种‘本事’。”

  科技进步每天都在发生,对创新企业来说,能否在第一时间填补新领域的空白、获得消费者认可,是其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美国《纽约时报》日前刊文指出,中国移动技术已处在世界发展前沿,在当下移动领域,反而是美国企业经常“抄袭”中国的商业模式和技术应用。

  可见,当下不少中国企业的创新技术和精良团队已经悄然完成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跨越转变,成为外媒和专家的关注焦点,也成为外国企业效仿学习的对象。这是中国企业实力日益提升的体现,是当下商业运营环境公平健康的体现,更是中国经济健康前行的体现。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