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大数据可以完成 信用体系“立体画像”

来源:贵阳日报 2016-08-29 09:30:38

  中国的传统社会是个熟人社会,个人信用关系建立于血缘和情感之上,亲疏关系、地缘位置往往决定了一个人的可靠程度。所以,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事——他是朋友间的好知己、邻居眼里的热心人,可换个场景,他又 ...

  中国的传统社会是个熟人社会,个人信用关系建立于血缘和情感之上,亲疏关系、地缘位置往往决定了一个人的可靠程度。所以,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事——他是朋友间的好知己、邻居眼里的热心人,可换个场景,他又很可能是公共场所破坏规则、自私自利的那个人。

  如果说,中国传统的个人信用基础是人情、关系,那么,现代社会的个人信用就是数据。

  今年6月起,我所在的城市杭州开始为《公共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征求意见,其中,冒用他人证件、使用伪造证件、逃票乘坐公交,骗保、考试作弊、拖欠水电费等,都有可能被列为失信行为。这些失信数据保存在杭州公共信用平台上,最长将保管5年。有失信记录的人,在审批、投标、享受补贴等都可能受限制。

  上海市,则将违法燃放烟花爆竹、垃圾分类、行车违章、图书归还记录等行为也纳入个人征信系统。此外,国内多地还拟将游客的不文明行为纳入个人信用体系,在文物上乱涂乱画等行为将可能影响出游。相信未来还将有更多维度的数据被纳入个人信用体系。

  一百多年来,美国信用体系的建设主要集中在家庭资产、借贷偿还、信用卡透支、诉讼等几个维度的数据之上,其实这些维度有很大的局限性。但随着大数据记录了人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经能够为每一个人画一张全方位的“立体画像”。你就是你,你的个人价值是由千万个行为界定的,你的行为决定了你在信用体系中的位次高低。人,在某种程度上说透明了,多维度的个人数据完全可以成为信用的多维参数,这比传统的信用评估方法更丰富、更精细,也更准确。

  信用,就是一个人于此、于彼点点滴滴的数据积累。未来,一切和人的生活相关的数据,都可能成为评价其信用的来源。

  我们正在进入“数据即信用,信用即数据”的时代。今天的中国,个人数据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充沛,这是中国快速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后发机遇。一个城市,你做,还是不做,数据就在那里。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信用债遭降级 基金频“踩雷”


国际金融报 2013-08-20 23:51:27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