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员工持股试点政策落地 国企改革或进入实际操作阶段

来源: 2016-08-25 14:10:00

  国企改革“再下一城”,员工持股试点政策落地。8月18日,《关于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的意见》印发。自此,“1+N”配套方案中重磅的员工持股试点方案落地。市场普遍认为,新政落地后国企改革有 ...

  国企改革“再下一城”,员工持股试点政策落地。8月18日,《关于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的意见》印发。自此,“1+N”配套方案中重磅的员工持股试点方案落地。市场普遍认为,新政落地后国企改革有望加速、进入实际操作阶段。而在二级市场方面,国企改革主题或引领下半年行情。

  国企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空间较大

  国金证券(13.280, -0.01, -0.08%)策略分析师李立峰表示,由于本次《试点意见》有具体的时间表,有具体的实施路径、持股比例等,可操作性强,中长期将有效建立激励约束长效机制,激发国有企业内在活力。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共63家国资控股公司计划实施员工持股,建投能源(9.380, 0.01, 0.11%)、象屿股份(11.680, -0.12, -1.02%)等9家已完成购买,华英农业(11.370, -0.06, -0.52%)、中材科技(18.740, -0.16, -0.85%)、铜陵有色(2.620, 0.00, 0.00%)等刚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楚天高速(5.540, 0.00, 0.00%)、紫金矿业(3.370, 0.01, 0.30%)等员工持股计划仍属于董事会预案阶段。

  广东方面,自2014年起,包括海格通信(12.440, 0.00, 0.00%)、广州浪奇(11.550, -0.03, -0.26%)、白云山(25.490, 0.12, 0.47%)、广电运通(15.340, 0.16, 1.05%)、珠江啤酒(12.310, 0.08, 0.65%)、风华高科(8.980, -0.01, -0.11%)、广东鸿图(21.620, 0.00, 0.00%)、广晟有色(51.690, 0.24, 0.47%)、东莞控股(10.260, 0.10, 0.98%)、国星光电(13.320, 0.10, 0.76%)等十家国企均有员工持股计划,有员工持股计划的上市公司占据了广东省上市公司超过15%的比例。而且广东省上市公司的员工持股比例较大,例如珠江啤酒的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规模达到1 .3亿元。白云山2015年的员工持股计划最终规模也超过9000万元。

  “央企作为国企的龙头,其改革也具有示范效应,今年下半年央企改革将得到进一步推动,而地方国企改革中,广东国企改革具有进度领先,目标明确,模式独特的优势。”广证恒生分析师苏培生表示。

  汇添富上海国企ET F基金经理吴振翔表示,经济的结构转型过程中需要有新的经济增长的动力源(12.680, -0.04, -0.31%),而国有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长期以来相比其他经济体来说还是偏弱的,一旦释放,未来改革空间还是很大的。

  “经济增长的提升需求倒逼国企改革加速,市场化改革,一方面整体上市资本化很重要,一方面提高企业经营活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包括像最近出台的一些国企员工持股的政策意见稿,表明这一次改革与之前比较是有变化的。从企业内部提升企业的经营活力。未来企业能释放出多大的经营活力、空间和整个改革步骤是什么样的节奏有关系,持续的时间是会相当长的,下半年甚至更长时间都会是很好的一个主题。”

  上海国改进展最快

  上海作为国企改革地方排头兵,国企改革主题的市场关注度在持续发酵。

  中信证券(16.730, -0.07, -0.42%)分析师陈乐天认为,上海在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战略投资者引进、员工持股、股权激励等方面进展最快,走在最前列。


  陈乐天建议重点关注上海国企改革的三个方向:一是实现集团公司制改造,推动集团整体上市或核心资产上市;二是在竞争类混合所有制企业中试点员工持股,激发员工积极性,推动企业提升效率;三是在市场竞争类企业中的整体上市公司中探索实行职业经理人选拔、管理和技术团队股权激励以及深化全员持股。

  机构亦在积极布局。国内首只以“上海国企改革”为投资主题的基金- -汇添富上海国企ET F首募金额达到152.2亿元,成为今年以来首募规模最大的权益类基金。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该基金募集期间,就有不少上海国企公司先后公告以股票和部分现金替代的方式持有了该E T F基金。某基金经理分析称,将上市公司本身流动性受限的股票换成了ET F份额,不仅增强了流动性,而且减少流动现金的使用,并且能够分散风险。“更重要的原因可能还是机构投资者对上海国企改革概念的看好和肯定。”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