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建立“点对点”的数据共享通道,促进小微企业融资的可获得性,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记者从市地税局获悉,我市税务部门与银行携手,推出“税银信用贷”、“税收贷”、“税融易”等服务项目,为a级信用纳税人快 ...
通过建立“点对点”的数据共享通道,促进小微企业融资的可获得性,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记者从市地税局获悉,我市税务部门与银行携手,推出“税银信用贷”、“税收贷”、“税融易”等服务项目,为a级信用纳税人快速获得贷款提供了一条便捷通道。今年上半年,全市共通过“银税互动”为40户纳税人提供9104万元的贷款。
“纳税信用”可用于融资
此前,晋江市深沪镇一家内衣企业获得兴业银行晋江支行100万元的信用贷款,解决了企业资金的燃眉之急。据了解,这家内衣企业原有存量贷款145万元,但是因其多数办公用房由于历史原因缺乏房产证,导致无法申请到更多的贷款。“该企业上一年度纳税超过50万元,根据‘税收贷’相关规则,作为a级信用纳税人,最终获得银行100万元的信用贷款。”晋江市地税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介绍,2015年4月,晋江市地税局联合兴业银行晋江支行推出“税收贷”产品,地税部门定期向银行提供纳税信用情况,供银行作为放贷评审参考;银行也将企业的纳税记录作为重要的评审指标,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最高额度达100万元的信用免担保贷款。
“目前该项服务主要针对本地内衣、泳装及相关行业,这类企业大多聚集在晋南地区,很多企业因为历史原因无法办理房产证,因此难以申请抵押贷款。”晋江市地税局相关负责人透露,评上a级信用纳税人的企业凭借税务部门开具的纳税证明,向银行申请该项目免担保贷款,银行根据其纳税情况核定贷款额度,企业最高可享受100万元的信用免担保贷款。
事实上,通过“银税互动”,将企业“无形”的“纳税信用”转化为“融资资本”,晋江并非个案。据介绍,2016年以来,泉州市地税局直属分局携手招商银行泉州分行、泉州银行推出“税银信用贷”服务项目,通过税银双方搭建合作平台,银行获得企业的纳税信息,对足额按时纳税遵从度高的企业发放贷款。泉港区国地税去年5月与建设银行,今年6月与邮政储蓄银行签订框架协议,将纳税人信用级别与促进企业发展结合起来,实现纳税服务与金融服务的对接,减轻企业负担,帮扶重点税源培养企业、小微企业做大做强。
建立银税数据共享机制
值得关注的是,去年11月底,市地税局、市国税局和市银监分局联合召开“银税互动、信息共享”三方联席会暨合作协议签字仪式,这意味着全市“银税互动、信息共享”工作正式全面铺开。
据介绍,市国税、市地税、泉州银监分局和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同建立银税合作联席会议制度,在依法、保密、互利的原则下,充分共享纳税信用评价结果和信贷融资信息,建立银税数据交换机制。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向市银行监管部门提供小微企业的纳税信用评价结果;泉州银监分局组织各辖区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向税务部门提供小微企业融资情况。
“市国税、市地税、泉州银监分局、辖区内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协调、共享区域内小微企业纳税信用评价结果,在全市范围内建立银税机制及‘点对点’的数据共享通道。”市地税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银税互动”,促进小微企业良性发展,实现小微企业、金融、税务三方共赢,以此促进小微企业融资的可获得性,降低融资成本,推动小微企业依法诚信纳税,推动辖区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改进服务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