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共有54家发行人及其发行债券发生跟踪评级调整。上周涉及评级调整的29家企业评级被上调。主体评级调整依旧频繁,下调企业仍然集中在过剩产能行业:进入评级调整密集期,本周评级调整依旧频繁,从下调情况来看,下 ...
   
   
     上周共有54家发行人及其发行债券发生跟踪评级调整。上周涉及评级调整的29家企业评级被上调。主体评级调整依旧频繁,下调企业仍然集中在过剩产能行业:进入评级调整密集期,本周评级调整依旧频繁,从下调情况来看,下调主体仍然集中在过剩产能行业,特别是川煤违约后,陆续有煤炭企业评级被下调。城投债仍然被频繁上调。
  今年以来,低评级的煤炭债券发行人基本已经丧失在债券市场的融资渠道。4月以后,即使是评级最高的AAA级债券融资规模,也出现了幅度较大的下滑。从债券发行等级分布和具体发债主体来看,高等级煤炭债中资质相对较差的企业所受的边际负面效应是最大的。
  取消发行方面,5-6月取消发行的情况较4月份有所减少,这是一级市场逆向选择的结果。二级市场对于过剩产能规避情绪强烈的情况下,一级市场发行过剩产能行业债券的难度大幅加大,承销意愿也大幅降低。
  未来三个月到期债券中,AAA等级以下的债券到期占比为25%,而过去六个月AAA等级以下占发行比例为10%-15%,AAA级以下面临的到期再融资压力更大。川煤违约以后,煤炭企业被下调评级或并被列入负面观察清单的比例和频率越来越高,预计这个趋势还将延续。因此,煤炭企业下半年的债券融资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在信用风险阴霾依然存在的背景下,银行信贷对煤炭企业的最大支撑或表现为不抽贷、不断贷,但是难以给予边际增量融资。同时由于债券市场对于过剩行业的态度依然维持谨慎,短期内煤炭企业的债券融资缺口或将成为决定个券信用风险的关键所在。
  目前来看,仅有部分最高等级发行人仍有一定债券融资能力,其余非龙头企业均面临一定的融资压力,建议关注下半年煤炭债发行人的债券到期和再融资压力,以及压力之下的个券信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