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瞄准征信对手"硬伤" 银行搅局消费金融市场

来源:互联网 2016-07-05 09:50:03

  招行、浦发、广发等银行,近期陆续推出基于自身银行账户的信用分产品。这些银行信用分,大多是根据客户的身份特征、用卡行为、还款行为及在该行的其他金融产品对客户进行信用综合评分而来。银行根据客户分值划分 ...

  招行、浦发、广发等银行,近期陆续推出基于自身银行账户的信用分产品。这些银行信用分,大多是根据客户的身份特征、用卡行为、还款行为及在该行的其他金融产品对客户进行信用综合评分而来。银行根据客户分值划分相应的信用等级,等级越高,银行就会回馈该客户包括餐饮、娱乐、旅游等场景在内的更多的用卡优惠。  

  也就是说,银行正在信用卡这一成熟的产品领域,挖掘其衍生的信用价值,进一步掘金消费金融。对此,走在前列的部分消费金融企业,已经开始觉察到其中的巨大风险——它们“难以收集有效征信数据”的硬伤,正逐渐被强大的对手抓住,并加以放大。  

  “马上消费金融”是重庆地区一家消费金融试点企业,获批开业刚满一年。其首席数据官刘志军曾说,中国的商业银行如果集体将信用卡业务与渠道下沉,消费金融公司将没有太大的存活空间和市场优势。原因是,银行体系累积的个人征信数据与其金融行为(尤其是借贷)相关度最高,最能反映个人信用与还款能力;而现在几家拿到牌照的消费金融公司,还需要从割裂并且有限的几大数据场景中,运用自身的技术能力,在获得受众授权的前提下,慢慢累积征信数据。  

  就马上消费金融公司而言,早先舆论普遍认为,这家公司将会“赢在起跑线”上。因为背靠阳光保险、重庆银行、重庆百货几大股东,相当于坐拥保险系、银行系和零售百货巨头的用户数据。但是,事实并不如此。刘志军告诉证券时报记者,目前公司的主要数据来源,还是央行、公安部、重庆社保、运营商和一些互联网平台。这几类数据库并不能完全自动接入系统,而是只有在客户申请了相关产品,并且充分授权以后才可以查询,查询以后才可以提炼相关有效数据到自身征信数据库中。  

  以大股东重庆百货的数据库为例,重庆百货有1000多万会员数据,看似庞大,但如果将身份不清晰的数据剔除,有效的征信数据其实非常有限。  

  刘志军的话,道出了目前我国征信市场的一个困局:有效数据的采集场景(央行、公安、政府职能部门、运营商、电商平台等)是互相割裂的。而央行自去年1月份就已下发通知,框定芝麻信用、腾讯征信、前海征信、鹏元征信、中诚信征信、拉卡拉信用等8家机构入围首批个人征信牌照名单,但多轮验收之后,牌照至今仍迟迟未下发。最新的进展是,日前央行征信管理局下发了《征信业务管理办法(草稿)》,其中又重点强调了征信机构在信息采集时,需要经过信息主体授权。  

  监管和业界看得很清楚,脱胎于互联网背景的第三方征信们,评分体系多数还是基于母公司的主营业务生态圈,比如芝麻信用多用的是阿里平台的电商数据,腾讯征信多用的是基于腾讯社交生态圈的“社交数据”,而最为重要的“金融数据”,这些新兵其实都得想办法从其他渠道补充。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8亿人纳入征信体系只是一个开始


网络 2013-12-14 13:25:00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